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464514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佟翠艳 何瑞 李春辉
第1页

    参见附件(5006KB,5页)。

     佟翠艳 何 瑞 李春辉

    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 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 ......
------
    佟翠艳 何瑞 李春辉 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但仍有一定差距,脑钠肽作为新的改善心功能不全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应用,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的教育。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指南

    【分类号】R541.6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后阶段长期预后差,病死率高,在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多种药物被证实使心衰药物病死率降低,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对心衰的治疗不·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3月第11卷第9期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1 No.9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006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