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474
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马玉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例慢性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接受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系统性健康素养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问卷(SF-36)评定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和生存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素养和ESCA、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和ESCA、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结论 健康素养教育能够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关键词] 慢性病;健康素养教育;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a)-0145-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慢性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研究显示[2],膳食结构、久坐、睡眠时间等生活方式与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很强的联系。因此,培养健康的行为及其生活方式有助于慢性病症状的防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健康决策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3]。大量研究表明低健康素养与不良健康密切相关,评估健康素养可以作为反映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4]。对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