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4046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刘丽萍
第1页

    参见附件(3137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提高肾上腺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选取我院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78例同类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精心护理,观察组7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5.14±4.08)分、(38.07±7.59)分(t=4.287、3.520),并发症发生率为1.28%(χ2=7.491)以及住院时间为(5.5±1.9) d(t=2.407),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2,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后腹腔镜肿瘤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后腹腔镜;腹膜后间隙;肾上腺肿瘤;围术期护理;患者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12-0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后腹腔镜手术逐渐在泌尿外科得到充分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是指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间隙入路治疗腹膜后脏器疾病的手术方法。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的护理方法和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了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积极性。但是国内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后腹腔镜手术的报道较少,为了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率,2009年2月~2011年2月笔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78例此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为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观察组78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48~69岁;平均(57.3±7.4)岁;嗜铬细胞瘤27例,皮质醇腺瘤21例,醛固酮腺瘤19例,肾上腺囊肿11例。对照组78例患者,其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7.6)岁;嗜铬细胞瘤30例,皮质醇腺瘤21例,醛固酮腺瘤20例,肾上腺囊肿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肿瘤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加强巡视患者、切观察患者病情、简单的心理疏导、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护理、预防和监护并发症。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预见性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加强患者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并给出预见性处理意见,提高患者的围术期生活质量。①常规护理: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充分估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②心理评估与护理:采用抑郁自测量表(SDS)和焦虑自测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对心理应激严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使患者能以相对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③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SDS与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价结果

    见表1。

    2.2 两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成为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预见性护理程序是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为目的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1],实施护理前,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身体和精神状态、病情、治疗情况及病情发展近况,制订科学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对患者围术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2]。

    3.1 心理评估及护理

    手术治疗是较大的心理应激事件,对患者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冲击。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手术前,笔者对观察组78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合理评估,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行了重点监测,并制订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疾病及治疗措施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冲击程度。使患者以相对平稳的心态度过围术期,提高了患者的围术期生活质量和舒适度,与对照组相比,出院时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改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术前笔者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和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治疗相关并发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了以往在本院进行手术的同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3-7],对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出血、肾上腺危象、急性肺水肿、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腹胀、腹痛等并发症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了病情观察,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2.1 充气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①皮下气肿: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患者症状轻微,于术后5 d内可自行吸收,出现后应向患者仔细说明,以免引起患者过激反应。②高碳酸血症与酸中毒:术中及术后患者会因经微循环吸入大量CO2而导致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8],所以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血气监测,出现异常时应积极协助医师进行处理。③胸背部疼痛:CO2经微循环吸入体内后转变为碳酸,会诱发胸背部疼痛,降低患者疼痛阈值[6],所以护理过程中应做好对症处理工作,提高患者舒适度。

    3.2.2 出血 术后出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除了做好术中止血外,还应于术后积极观察患者切口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引流瓶内液体颜色与引流总量的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出血情况,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

    3.2.3 肾上腺危象 多发生在术后8~24 h内,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四肢麻木、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时,应考虑肾上腺危象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本组3例患者出现疑似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3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