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3629
中药熏洗制剂在混合痔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于登峰 董毅 张文俊
第1页

    参见附件(2804KB,3页)。

     2.3 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出院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症状消失,排便功能正常。

    3 讨论

    在我国痔的发生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其发病机制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重度的混合痔只能起到减轻症状,减少痛苦的目的,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混合痔手术以外剥内扎为主,肛缘采取放射性切口引流,由于肛门特殊的生理部位,术后易出现疼痛、水肿、愈合缓慢。因此,如何减轻术后疼痛、水肿,加快创面愈合成为提高混合痔手术疗效的重要研究内容[3]。笔者在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对减轻术后疼痛及创面水肿、缩短愈合时间有明显疗效。

    中药熏洗可以是药物通过肛周皮肤渗透、吸收进入人体。术后肛周皮肤及附属器官出现炎症、损伤等,屏障功能减弱,透皮吸收速度加快,发挥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4],能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刺激效应而发挥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及渗出,促进局部和全身血液、淋巴液循环,减少水肿,促迸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功能[5]。此外,熏洗创面可保持局部清洁,达到控制病变,减少不良刺激,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效果[6]。

    中药熏洗,起到祛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生肌的作用[7]。方中透骨革、苏木活血消肿止痛;马齿苋、白头翁、苦参解毒燥湿止痒、止血消肿收敛;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清热祛风、止痛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止痛、消炎生肌之功效。本研究表明,混合痔术后中药熏洗能显著减轻疼痛指数,减轻肛缘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徐廷翰.中西结合治疗痔疮的新进展[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3,1(5):46-48.

    [2] 周建华.肛肠病临床诊治[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45.

    [3] 冷炎,周建华,丁文斌.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病的研究近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9(11):53-54.

    [4] 钟瑾,郭光丽.中药坐浴温度对痔术后水肿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08, 1(5):52-53.

    [5] 陈凤鸣,屈玉华.中药液熏蒸防治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0(12):27-29.

    [6] 李坤鹰.中药液熏洗在痔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0(3):49-50.

    [7] 董青军,郭修田,黄鸿翔,等.中医药治疗外痔的研究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0(2):48-49.

    (收稿日期:2011-03-29)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0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