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3620
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郭梁洁 杨林林
第1页

    参见附件(3146KB,3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u-MA、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但两组HDL-C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干咳、轻度乏力、头昏等,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未影响治疗,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阶段,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逆转尿蛋白和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2-3]。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均存在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与肾小球内的高压力相关联。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状态。ACEI不仅直接降低单个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率(GRF),还能通过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扩张而降低其通透性,ACEI也能抑制糖尿病肾病系膜基质的扩张瓣[4-5]。依那普利属于ACEI制剂之一,能抑制全身和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6]。

    醛固酮可以通过上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敏感性而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而此作用能够被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阻抑。螺内酯可能部分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部分可能通过其排钠作用,而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7-8]。

    二者联用,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MA、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但两组HDL-C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

    综上,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2.

    [3] 王碧飞,孙辽,刘恩波,等.小剂量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前后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865-867.

    [4] 马成文.依那普利对血压正常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新医学,2008,9(6):515.

    [5] 陈红梅,蒋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