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4085
糖尿病肾病血尿酸与血脂、体重指数及肌酐清除率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周伟荣 梁云昌 梁湖
第1页

    参见附件(4166KB,5页)。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血脂、体重指数、血肌酐(SCr)等水平,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相关影响因素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水平将110例T2DM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0例(尿mAlb/Cr<30 μg/mg)、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30 μg/mg≤尿mAlb/Cr<300 μg/mg﹚及临床白蛋白尿组31例﹙尿mAlb/Cr≥300 μg/mg),测定SUA、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等指标,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和体重指数,并与30例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临床白蛋白尿组SUA水平为(375.6±17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47.9±111.1)、(229.7±104.3)、(235.9±122.8)μmol/L(P<0.01或P<0.05﹚,且SUA随mAlb/Cr的增加而增加。SUA与SCr、TG、BMI呈正相关(P<0.01),与CCr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BMI与SUA呈正相关(P<0.05),CCr与SUA呈负相关(P<0.05),SCr与SUA无相关性。结论:TG、BMI、CCr是SUA的独立相关因素,CCr与SUA相关性较SCr好,高尿酸血症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尽早干预治疗。

    [关键词] 尿酸;糖尿病肾病;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肌酐清除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033-03

    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日益增多,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高尿酸血症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为探讨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现将我院110例T2DM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2010年门诊及住院T2DM患者110例(糖尿病组),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病诊断标准且除外急慢性肾损害的各种疾病。根据Mogensen分期,早期DN(Ⅲ期)实验室的诊断标准: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30~300 μg/mg。依据尿mAlb/Cr水平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即糖尿病无DN组),尿mAlb/Cr﹤30 μg/mg;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即糖尿病早期DN组),30 μg/mg≤尿mAlb/Cr﹤300 μg/mg;C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即临床DN组),尿mAlb/Cr≥300 μg/mg。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急慢性肾损害的各种疾病。糖尿病组三个亚组之间及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实验前日晚餐为清淡饮食,禁食8~12 h,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酸(SUA)、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计算肌酐清除率(CCr)。C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方法:CCr(ml/min)=(140-年龄)×BMI(kg/m2)/[72×SCr(mg/dl)],女性×0.85。血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散射比浊法测定HbA1c,血脂、尿酸测定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7600-110型)。

    检测当日收集患者晨尿,取10 ml备用,尿mAlb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北京利德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变异系数<5%,批间相对级差<6%;尿Cr测定采用CRE-N酵素液(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

    1.3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男性及绝经后女性SUA>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有3例,占10.0%;糖尿病组高尿酸血症有30例,占27.2%。其中,A组5例,占12.5%;B组11例,占28.2%;C组14例,占45.2%。糖尿病组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对照组,对于糖尿病组,随着DN病程进展,高尿酸血症比例逐渐增高。C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和P=0.026),而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糖尿病组3个亚组与对照组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BMI、TC、TG、SCr、CCr、SUA分别与对照组、A组及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A组BMI、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组仅HbA1c、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A降低,CCr却上升。见表1。

    2.3 SUA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将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整体进行Peason相关分析,SUA与HbA1c、BMI、mAlb/Cr、TG、SCr呈正相关(r=0.257,P<0.01;r=0.213,P<0.01;r=0.249,P<0.05;r=0.515,P<0.01;r=0.36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66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