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994394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效能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李蕤 崔立新 徐玉娥
第1页

    参见附件(765KB,1页)。

    李蕤 崔立新 徐玉娥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传染科;

    【摘要】目的: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加对疾病康复的信心,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方法:通过激励和鼓励患者,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和行为语言等方法去调动患者思想上的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患者态度表现积极,心理负担减轻,治疗护理工作也进一步提高。结论: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自我效能理论 艾滋病患者 护理

    【分类号】R512.91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Bu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人们成功的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景能力的信念。人是行为的主体,人的主体意识支配着其行为,自我效能反映人体对自身潜能的发挥。现代护理是系统应用多学科的方法提供医学服务的过程,
------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Bu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人们成功的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景能力的信念。人是行为的主体,人的主体意识支配着其行为,自我效能反映人体对自身潜能的发挥。现代护理是系统应用多学科的方法提供医学服务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和行为护理方法已经逐步得到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面对艾滋病病时自我效能理论便强调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去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去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6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