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7期
编号:11955880
颅内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夏国金
第1页

    参见附件(2188KB,3页)。

     3 讨论

    3.1 颅内真菌感染的一般概况

    颅内真菌感染多呈慢性或亚急性发病,发病隐匿,早期全身反应不明显,后期出现的颅内高压症状和神经定位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两类,一类常只感染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包括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另一类可感染正常人群,如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及芽生菌等[1],绝大多数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和血-脑屏障破坏时即侵犯脑组织,表现为脑膜炎及脑炎、硬膜外(下)积脓、颅内肉芽肿或脓肿、真菌性动脉瘤和动脉炎等,分为局部感染和弥散感染[2],前者主要见于球孢子菌、隐球菌、念珠菌等。本组2例隐球菌均引起弥散感染,表现为脑膜炎型;局部感染多呈真菌肉芽肿或脓肿型,主要致病菌有曲霉菌、毛霉菌等,本组5例肉芽肿型伴硬膜外脓肿1例,为念珠菌感染所致。颅内感染途径可源于远隔部位(体表、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感染源的血行播散;也可为邻近器官如眼眶、鼻腔或耳道等病灶的直接蔓延[3],还可由颅脑创伤和手术污染所致。近年来,随着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器官移植以及激素类免疫抑制药和抗生素的滥用,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本组病例中3例存在基础病变,其中1例有20余年糖尿病病史,2例隐球菌感染患者同时发现肺部病灶,其中1例饲养家鸽,2例未发现易感因素。

    3.2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基础

    3.2.1 真菌性脑膜炎病理改变主要为脑表面、脑底大量浆液性渗出,脑膜及脉络丛明显增厚,主要以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为特征,可伴有皮质内小结节形成。40%真菌性脑膜炎CT表现无特异性,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慢性病例可见脑积水[1],早期CT表现可无异常发现,也可发现基底池包括鞍上池、外侧裂池变形消失或密度增高等表现。本组2例患者均发现脑池、脑沟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表现,增强后脑池、脑沟呈明显铸型强化,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CT平扫表现,也有报道称隐球菌脑膜炎出现轻度脑膜强化,与其免疫力低下缺乏炎症反应有关[4],本组病例未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