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879
压疮的辨证施护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9期
     [关键词] 压疮;护理;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142-02

    压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故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笔者现总结压疮的辨证施护并报道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避免局部受压、擦伤

    每2~4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勿拖、拉、推,并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对于常受压的骨突部位,可设法使之悬空,如臀部垫气圈(加套),跟骨、膝关节、肘关节等处垫棉花圈等。取放便器时,使患者臀部抬高,不要硬塞、猛拉,以免擦伤皮肤。

    1.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受压部位每天用温水擦洗1~2次,二便失禁、出汗、呕吐的患者要勤换衣服、被褥等,更换前用温水擦洗浸渍部位,洗净后局部涂滑石粉,保持皮肤干燥。

    1.3 保持床单位清洁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柔软、平整、无渣屑,以免磨破皮肤。

    1.4加强营养

    给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昏迷患者要给予鼻伺饮食,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有利于康复。

    1.5 卧床患者的护理

    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进食及饮水时头部尽量抬高,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

    1.6髋关节外侧压疮的护理

    对于髋关节外侧压疮,下肢应少活动,患下肢或直或弯曲,保持一个姿势,否则髋关节的运动会延缓创口的愈合。

    2 辨证施护

    2.1瘀血红润期

    除加强上述一般护理外,还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下列护理措施。

    2.1.1按摩用50%酒精、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4次。用手掌大、小鱼际在受压部位由轻到重用环形法按摩,骨骼隆起部位每次至少按摩3~5 min,然后涂以滑石粉保持皮肤干燥。

    2.1.2 艾灸开始时距受压局部4 cm,以后逐渐远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10 min,每天2次,以温通气血。

    2.1.3红外线照射受压局部每天照射1次,每次10~15 min,灯光强弱与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准,照射前可在局部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

    2.1.4 中药外敷如红肿可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

    2.2 气滞血瘀期

    如皮肤仅起水疱,尚未溃破,则勿使患部继续受压,可用气圈、海棉垫或抬高患部,在无菌条件下抽出水疱内的液体,外涂1%龙胆紫;或用丹参核桃仁红花水洗局部,再外敷蛋黄油。对于表皮溃破、创面较浅者,可敷生肌玉红膏。

    2.3蕴毒坏死期

    除加强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体温、脉搏、血压、意识的变化。加强创面换药,如创面脓性分泌物多,可用温热的1∶10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再外敷藤黄膏、蛋黄油。如有坏死组织,则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每天换药2次。经过上述处理,创面红润、有新鲜肉芽生长时,可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

    3 并发症及其危害

    压疮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丧失,创面暴露且常被粪尿污染,感染率极高,包括脓肿、骨髓炎及败血症等。压疮感染出现并发症在住院条件下死亡率可达50%[1-2],是7%~8%的骨髓损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

    4 预防

    4.1加强锻炼

    让患者尽可能地运动是最早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达到95%的预防率并非是不可能的,对具有多项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护理和治疗干预可使有限的医疗及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从总体上提高压疮的预防率,不仅明显有利于患者,还可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发生[3]。

    4.2床单位的清洁及营养

    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潮湿刺激,应经常为患者更换床单、清洁皮肤并使用防湿乳剂等。营养不良使皮肤失去活力,皮肤弹性减小,影响了伤口的愈合,增加了压疮的危害性,丰富的蛋白质摄入可预防压迫性损伤,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4.3局部减压和各种减压设备的使用

    给患者放置正确的体位,经常改变重量的支撑以减少压迫,使用软垫、海绵垫等保护设备。各种高科技床,如缓释气式气囊褥垫床、交替压力气垫等以及为减轻皮肤的摩擦使用的吊式或提式床单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等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4.4创面的处理

    对压疮进行创面护理前应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外观以及创面情况等,选用机械清创术、化学性清创术或自溶性清创术等方法进行清创,以达到减轻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最新研究报道碘可以刺激组织生长,在缩小溃疡区域、减轻疼痛、清除脓液和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方面均有效。

    4.5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耐心教育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普及压疮预防知识以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是最关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压疮,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问题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方法的正确使用及护理科研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4]。

    [参考文献]

    [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

    [2]Perez ED.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溃疡的最新观点[J].国际护理学杂志,1993,12(6):273.

    [3]洪惠玲,李淑丽,方少霞,等.浅谈褥疮的辨证施护[J].福建中医药,2007,38(6):38,61.

    [4]吴春.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140-141.

    (收稿日期:2009-11-17) (郭 玲,刘建平,霍秀萍,邢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