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4766
我院16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徐国华,李 庆,葛红星
第1页

    参见附件。

     3.2 抗菌药物与ADR的关系

    引发ADR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三类抗菌药物,与早期文献报道稍有差别[2],和近年文献报道情况基本一致[3-4],这与我院临床医生经验性用药有关。头孢菌素中以头孢曲松发生ADR居多,主要ADR表现涉及全身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等。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左氧氟沙星居多,对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发育、肝毒性及心脏毒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6]。临床在使用该类药物时,需注意和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老年患者,如环丙沙星与茶碱联用可引起茶碱血药浓度增加而致中毒,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易出现肾毒性反应等[7]。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时需严格控制滴速,按说明书使用,以减少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从给药途径来看,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口服和肌注给药引发的ADR较少。静脉给药方法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对机体的刺激较大,加上诸如不溶性微粒、内毒素、杂质、pH值等多种理化因素也可导致ADR发生;静脉给药时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药物配置浓度高等也易引起相关ADR发生。所以在给药途径选择上尽量采取口服或者肌注方式,减少静脉给药,或静脉给药后采取序贯疗法改为口服给药。

    4 结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2009)38号文件要求,医疗机构须制定适宜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建立相应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识,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引发或加重的不良反应[J].中外医疗,2008,27(26):136.

    [2]杨晓华.1230例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1,12(2):106-107.

    [3]张敏红.463 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4):172-173.

    [4]李建朗.我院212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23-224.

    [5]谭丽蓉,陈俊威,李伟恩,等.102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和合理应用[J].医学实践,2007,20(5):563.

    [6]崔家刚.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J].江西医药,2007,42(3):272-273.

    [7]石佳娜,黄萍.浙江省3家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1):46.

    (收稿日期:2009-10-2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