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4782
两种溶栓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钟伟怀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溶栓的临床再通指标及临床再通率[4]

    用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来判断:①溶栓后2 h内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②自输入溶栓剂2~3 h内胸痛基本缓解;③输入溶栓剂2~3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提前距发病14 h以内或CK提前至发病16 h以内。同时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考虑冠状动脉再通,但第2项和第3项不能判定为再通。

    1.5观察指标

    观察30、60、90及120 min时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和转归。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1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

    r-SK组溶栓后120 min时血管再通率(85.0%)明显高于UK组(62.5%)(P<0.05);溶栓后各时间段r-SK组再通率均高于UK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溶栓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r-SK组于溶栓治疗4周内其出血、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并发症低于UK组(均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