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782565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5日 谢月琴
第1页

    参见附件(1358KB,2页)。

     [摘要]本文介绍了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支持,保持正确体位,观察伤口渗血和体温的变化,预防性运用抗生素,术后床上、立位、步行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定期随访,发现效果非常满意,切实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分型;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27—02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随着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日趋增高,而且骨折后造成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极高,文献报道高达20%~40%。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上髋周肌群退变,因此不需要多大外力,如平地滑倒。甚至无明显外伤,就会发生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患者共10例,其中,女7例,男3例,年龄65~78岁,平均71岁,出院后1、2年随访见患者可不借助拐杖下床活动,日常生活能自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1.2 主要临床表现及分型

    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不可站立行走,患肢屈曲不可伸直,髋部有压痛,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击时疼痛加剧。临床上按骨折线的部位分为:①头下型骨折;②经颈型骨折;③基底部骨折。其中头下型与经颈型骨折近端血运严重破坏,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造成缺血性坏死的原因还有个体健康状况、骨折局部血液循环、软组织挫伤严重程度和骨折的类型等因素。

    股骨颈骨折后老年患者不能下地行走、负重,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而且长时间卧床会出现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是造成本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常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头下型和经颈型股骨颈骨折。对究竟是选用人工股骨头还是全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还存有争议,有资料认为全髋置换略优于人工股骨头。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是成功施行手术的重要环节,医生要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帮助患者,协助解决生活及各方面的困难,向其介绍同种病例的康复情况和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他们的合作。

    2.1.2 积极协助患者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透视,以了解重要脏器的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和麻醉,做好生活护理,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训练床上大小便等习惯,并按医嘱做好胃肠道、呼吸道的准备工作,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2.2 术后护理

    2.2.1 要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关节脱位。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旋转。为防止关节脱位,在给患者操作或护理时,将其整个髋部托起,避免单纯牵拉抬起患肢,指导患者避免过度屈髋和内收外旋患肢。

    2.2.2 注意观察切口渗血,防止血肿发生。患者切口内放器引流管接负压引流,仔细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造成血肿而增加感染机会,术后第1天观察发现引流出血性液体150~200 ml,术后第2天引流管内无液体流出,即拔除引流管。

    2.2.3 观察体温的变化。术后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使用的是骨水泥型假体,单体释放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容易造成感染。因此,体温观察十分重要。10例患者术后第1天体温在37.5℃左右,第2天体温在38.5℃左右,换药时切口无红肿,考虑为吸收热,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

    2.2.4 预防性运用抗生素。为了防止术后感染,临床上常常在术前、术中、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 d,其原理是在手术时或术后数天之内,使组织内达到有效的抗生素浓度,从而达到控制感染的发生。因为手术后的几天内,患者白细胞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一般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2.5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时麻醉能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术后卧床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麻醉反应消失后,即指导患者做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

    2.2.6 功能锻炼。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以合理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康复治疗分为术后急性期、床上和立位训练期及步行训练期。原则是早期活动,循序渐进,由被动向部分主动到主动练习过度。

    2.2.6.1 术后急性期: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和深呼吸运动。

    2.2.6.2 床上和立位训练期: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随即指导患者进行以下活动: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旋转练习,包括伸直位和屈髋位,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为患者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作准备,术后第7天指导患者做屈髋肌力量的锻炼、主动伸膝练习和髋关节外展、内收练习。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