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762980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邹贤凤
第1页

    参见附件(982KB,2页)。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及家属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哮喘患儿及家长对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与护理干预有关,对哮喘知识的认知度与依从性呈正相关作用。结论:加强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方式,出院时发放吸入治疗卡,可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 哮喘;吸入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96-02

    《全球哮喘防治战略指南》(GINA)提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虽不能根治,但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吸入治疗就是目前治疗和控制哮喘发作的简单而又重要的方法,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哮喘患儿及家长对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本研究对我科2007年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及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入住我科的哮喘患儿均符合GINA诊断标准,均按GINA进行治疗,男33例,女27例。

    1.2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岁;常规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用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常规组按儿科住院患儿服务流程进行处置。观察组除接受正常的工作流程外,由专人负责,与管床医生及各班护士协作,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全程护理干预包括:

    1.2.1健康教育包括:①建立哮喘患儿健康教育登记本,内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饮食状况、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宣教对象及其相应情况(与患儿的关系,文化程度)。②健康教育内容:入院时做好对入院须知的告知,介绍管床医生、责任护士、患儿的治疗、用药、吸入药物名称、作用、注意事项,由首诊责任护士全程陪同患儿做好第一次雾吸;并告知家长操作要点,一次吸入治疗的时间。对第一次吸入治疗做好评估,患儿是否合作,家长是否理解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对评估结果记录在哮喘患儿健康教育登记本上,做好交班;住院期间由管床责任护士对每一天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开放式提问,“您昨天做了几次雾吸”,“怎么做的”,“做了多长时间”等,从而了解吸入治疗完成的质量以及家长对吸入治疗的掌握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了解家属对哮喘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予以适当的补充和健康宣教,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管床责任护士每日与管床医生各班护士勤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治疗落实情况。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对哮喘知识以及吸入治疗的认识度,适时提供必要的健康帮助;出院前一天,与管床医生沟通,了解患儿出院后续治疗;出院当日为患儿准备好出院后雾化吸入治疗卡(表1)做好出院指导,如何规避诱发哮喘发作危险因子,适当体格锻炼,教会家长学会使用筒式吸舒。

    温馨提示:①请按时做好吸入治疗,并在卡上打钩;②做完雾吸后,饮用少许温开水;③每次吸入时间不能少于30 s;④药物放在避光处,防高温,不让小儿拿到;⑤按时到医院复查;⑥本科室咨询电话24小时为您服务。

    1.2.2哮喘吸入治疗相关知识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问卷由护士长设计,责任护士向家长做好解释,在家长完全理解的状态下填写。

    1.3评价标准

    两组患儿出院后2周进行遵医行为评估:遵医行为评估表由责任护士设计,科主任、护士长审定后使用,内容包括按医嘱进行吸入治疗、吸入姿势正确,吸入时间准确,能规避诱发因子,不擅自停止吸入治疗,定期复诊,合理饮食等八项,能执行七项以上者为完全遵医,不能完成任何一项者为完全不遵医,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不完全遵医。

    2结果

    2.1两组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观察组完全遵医多于常规组,不完全遵医少于常规组,无完全不遵医者。

    表2 两组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比较[例(%)]

    2.2吸入治疗不依从表现

    不依从主要表现在:①因患儿哭吵不配合,提前结束吸入治疗,未达到效果。②对吸入治疗时间安排的不依从,由于吸入时间间隔一般在6~8 h。如果正当患儿输液或者夜间休息,家属不愿意合作,担心漏针和影响患儿的休息。③家长担心激素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中断或减少吸入治疗的次数。④家长认为疗效显著,不再进行吸入治疗。⑤出院后无人督促,家长中断用药。

    2.3两组患儿吸入治疗不依从原因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吸入治疗不依从原因比较(例)

    3讨论

    依从性是指患者就医后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即遵循医嘱的活动[1]。影响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原因是对哮喘以及吸入治疗知识的缺乏。GINA提出,吸入治疗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当哮喘发作时,由于症状严重,家长比较重视,依从性好;当哮喘发作缓解后,由于症状消失,患儿活动正常,部分家长自动提前减药或停药,使哮喘治疗失控,这就存在着一个对哮喘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问题。哮喘是一种显著影响着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慢性疾病,尽管不能治愈,但恰当的教育和管理是控制的关键,通过对哮喘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建立哮喘患儿健康教育登记本,收集患儿的个人信息,住院期间做好“一对一”的指导,随时提供哮喘相关信息,纠正对疾病认识的偏差,出院时,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定期随访,多次强化,按时复查,可以帮助家长初步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吸入治疗技术的掌握,增强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