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763002
3972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张素婕
第1页

    参见附件(1068KB,2页)。

     [摘要] 目的:总结甲状腺疾病的病理类型及鉴别诊断体会。方法:对我院1987年3月~2007年3月3 972例甲状腺手术标本病理诊断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约为1∶4.3,女性多于男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居首位。结论: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为临床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a)-073-02

    在临床病理手术切除中甲状腺疾病很常见,其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和具体类型诊断有一定难度。因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复杂,有多病变并存现象,且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如何合理准确地进行病理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诊的重要依据。现将我科1987年3月~2007年3月3 972例甲状腺病理活检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 972例中,男749例(18.9%),女3223例(81.1%),男女之比为1∶4.3。患者年龄为10~76岁,高发年龄30~60岁,共2 911例,占73.3%;其中,30~40岁863例,占21.73%;41~50岁1 107例,占27.89%;51~60岁941例,占23.7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最小12岁,最大76岁,甲状腺腺瘤患者年龄最小10岁。

    1.2 诊断标准

    组织标本均经10%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腊、石蜡包埋,切片厚5 μm,HE染色,光镜观察, 以《中华外科病理学》(武忠弼、杨光华主编)中的甲状腺疾病章节为诊断依据。

    2 结果

    甲状腺疾病具体病理诊断类型见表1。

    表1 甲状腺疾病具体病理诊断类型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病种较多,并且女性多见,在本组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4.3。有资料显示,甲状腺疾病在青春期之前及绝经期后都有发病病例,因此雌激素的作用应该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循环量不足。

    3.1 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在甲状腺疾病中最为常见,以20~40岁女性多见。多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基础上反复增生和不均匀的复原反应所致,形成增生性结节,其结节不是真正腺瘤。文献资料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缺碘、高碘和致甲状腺肿物质及免疫有关[1]。甲状腺腺瘤借助以下特点可与结节性胶样甲状腺肿中的结节相区别:有完整的包膜,压迫周围组织,瘤内组织结构比较一致,其形态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有些病例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具有腺瘤形态特征的病变可以多发和(或)发生在结节性增生的情况下。两者虽为良性病变,但术后复发、恶变率均有所不同[2],文献报道腺瘤性甲状腺肿较易癌变,达1.18%~1.65%,需重视两者鉴别诊断。

    3.2 甲状腺癌的鉴别

    甲状腺癌中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少见,组织结构较明显,易于诊断。常见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其诊断特征也比较单一而明确,初学者会认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是一个易于掌握的领域。事实上,对于乳头状癌的诊断以及包膜较完整的高分化滤泡癌与腺瘤的鉴别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关键。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依据浸润行为、典型的乳头状生长、独特的细胞核特征及间质内砂粒体形成。常规诊断较易,诊断冰冻切片时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力争找到典型乳头状结构,明确诊断,以决定术中患者手术方案。滤泡癌中恶性形态结构较明显者诊断无困难,但大多数高分化的滤泡癌与腺瘤在形态结构上很难区分。两者的鉴别主要是滤泡癌有血管或包膜的浸润[3]。容易误认为包膜浸润的情况有两种: ①细针吸取造成的包膜破裂。②在手术切除或大体检查和切割新鲜标本时导致肿瘤组织嵌入包膜,并沿破口突出包膜外。常规切片诊断中包膜浸润不易鉴别,而冰冻切片诊断更加困难[4]。所以,总有相当一部分甲状腺高分化癌因看不到乳头状癌核的特征和典型乳头结构,或者没有找到明确的包膜、血管浸润证据而在冰冻切片中被误诊为良性。所幸这种误诊对于治疗通常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3.3甲亢及甲状腺炎

    甲亢与甲状腺炎较易诊断,只是甲亢手术前经碘和硫氧嘧啶治疗者可引起滤泡上皮异型增生和甲状腺内淋巴组织增生,需与甲状腺炎中的桥本病鉴别。桥本病巨检时质硬、灰白色,镜下检查滤泡上皮有嗜酸性变,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显著。而甲亢治疗后大体富于类胶质、粉红色,滤泡上皮无嗜酸性变,有的可见柱状上皮,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不显著。

    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别,在进行病理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所见取材情况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水平,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与病理42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3(1):47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