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26期
编号:11685387
囊肿切除间置空肠术治疗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1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5日 王 睿
第1页

    参见附件(229KB,2页)。

     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取合理的胆肠吻合方式,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一般认为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及间置空肠胆肠吻合术均有良好效果。但我们将间置空肠下端与空肠起始部吻合,较传统的与十二指肠降部吻合方法简单,易于愈合,降低了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胆汁排入空肠的起始部,在此处与食糜混合,与食糜在十二指肠的消化方式相差不大,因此对消化影响较小,较之胆肠Roux-en-Y吻合后胆汁绕过空肠起始部,对消化影响更小,而胆肠Roux-en-Y吻合旷置了相对较多的空肠段,发生消化道功能障碍的可能更大[4]。本组未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病例,尤其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

    我们处理胆肠吻合口时,重点考虑吻合口口径应足够大,吻合口至少应保持4~6 cm 宽。如果胆总管口径足够宽,即直接行胆肠端侧吻合,若胆总管口径较窄,有时则在切除囊肿上端时,保留少部分后壁并切除黏膜,使胆管断面成斜坡状,同时剪去两侧角使之成弧形,以扩大吻合口径。本组有2例因肝总管一部分形成囊肿上界,肝总管下端剩余较少,后壁多以保留的囊壁作吻合,但因囊壁已无黏膜,或囊壁因扩张已很薄,弹性及韧性均较差,吻合后瘢痕挛缩致吻合口狭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