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598472
慢性心功能不全68例临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9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65-01

    慢性心功能不全简称心衰,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和主要死因。治疗心衰的目的是调整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抑制并逆转心室重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现将治疗心衰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41~82岁。慢性肺心病12例,冠心病37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功能分级:Ⅳ级49例,Ⅲ级19例。右心衰9例,左心衰36例,全心衰23例。心衰诱因:呼吸道感染55例,心律失常9例,劳累4例。
, 百拇医药
    1.2治疗方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无洋地黄禁忌证者给予毒毛花苷K 0.083~0.125 mg或西地兰0.2 mg,每日1~2次静注;安体舒通和呋塞米片各20 mg,每日1~3次口服利尿,对于尿少、心衰严重者静注呋塞米20~60 mg,每日1次。采用硝酸酯类药扩血管,头痛不能耐受者选用舒血宁或川青。症状改善后视心脏射血分数改用地高辛0.125 mg或0.25 mg每日1次口服;利尿药改为每日1次或隔日口服。无禁忌时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康可1.25 mg,每日1次或倍他乐克6.25 mg,每日2次口服和(或)ACEI类药洛丁新5 mg或蒙诺2.5 mg,每日1次口服,渐加至最大耐受量。对于洋地黄效果不佳或不宜使用者,用米力农12.5~75.0 μg/kg缓慢静注,然后0.375~0.75 μg/(kg·min)静滴,用3~5 d。血压偏低者予多巴胺20 mg加入硝酸酯类药中静滴,用3~5 d。对于反复发作的心衰,硝普钠2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以10 μg/min开始,依血压情况调整滴速,持续静点24~48 h。
, 百拇医药
    2治疗标准和效果

    采用《现代心脏内科学》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疗效标准。显效:能达到完全缓解标准,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者;有效:能达到部分缓解标准,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或体征减轻,但仍有若干心衰症状继续存在;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通过以上治疗方法治疗心衰,49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心功能达到Ⅱ~Ⅲ级。19例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达到Ⅱ级。

    3讨论

    3.1硝酸酯类药中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十分有效

    硝酸酯类药能扩张静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多巴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量增加,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并保证血压的稳定。长期应用多巴胺会使心肌β受体下调,故一般用3~5 d。

    3.2米力农的应用
, http://www.100md.com
    米力农为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心力衰竭,是在洋地黄无效或禁忌洋地黄的情况下控制心衰的良好选择。但长期应用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使β受体下调,血小板、血淋巴细胞下降,导致心律失常,增加病死率。因此疗程宜短,一般不超过5 d。本组7例应用米力农患者心功能得到很大改善,证明了小剂量应用米力农治疗心衰是有效的。

    3.3注意洋地黄毒性反应

    本组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洋地黄,利尿同时补钾、镁,定时测钾、钠、氯,有效地防止了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3.4合理应用利尿剂

    利尿剂有消肿、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及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能快速缓解心衰症状,但要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采用安体舒通和呋塞米合用能减少低钾的发生。安体舒通为醛固酮拮抗剂,能防止心肌间质纤维化,应长期应用,与ACEI合用时注意监测血钾。
, http://www.100md.com
    3.5延缓心室重构的治疗

    心室重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和心室形状的改变。ACEI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缓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无禁忌时应早应用,小剂量开始,渐加至最大耐受量。

    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强心,利尿,扩血管能改善心衰症状,而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安体舒通的应用为改善和逆转心肌重塑和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戴闺术.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10):641-64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62-163.
, http://www.100md.com
    [3]孙宝贵,汪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582-583.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1):7-23.

    [5]王亚杰.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3):80.

    [6]赵萍.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肝素联合治疗老年性左心衰5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51-52.

    (收稿日期:2008-01-07), http://www.100md.com(白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