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598690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9日 石 东 杨 晶 杨 飞 王慧贤
第1页

    参见附件(116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使用激素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中药煎剂口服及口服抗结核药配合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双肺CT、胸腔B超为观察手段。结果:6个月治愈显效率81.81%,总有效率97.14%。结论:中药煎剂消饮汤可替代激素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无副作用。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激素;清饮汤

    [中图分类号] R25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65-03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结核病,因结核病而死亡者92%发现合并胸膜病变[1]。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及机体对结核菌及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增高有关。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状态,结核菌及代谢产物侵入胸膜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为抗结核药及激素辅助胸穿术,加激素目的是减少胸膜积液渗出,促进其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和减轻结核中毒症状,但是使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使机体合成抗体能力下降,有使结核性病变发生扩散的倾向,并可能出现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神经精神异常、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为避免上述副反应发生,采用笔者自拟消饮汤(中药煎剂)加抗结核药,配合胸腔抽液联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既可促使胸腔积液吸收,又可避免激素副反应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结核性胸膜炎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5例,均为2000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本院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4~82岁;少量积液7例,中等量积液20例,大量积液8例;35例中结核病初治22例,复治13例,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3例,其中,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例,合并结核性心包炎3例,合并局限气胸1例,合并纵隔胸膜炎2例,合并肺内空洞活动性肺结核4例,合并血行播散肺结核1例;35例中合并2型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心律失常2例,合并消化道溃疡3例,激素治疗失败2例。

    1.2 诊断标准

    本文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核病分类标准(1999年)[1]。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显效: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且无胸膜肥厚粘连;有效: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有部分胸膜肥厚粘连;无效:胸腔积液未完全消失,或有包裹积液伴胸膜肥厚明显。

    1.4 治疗方法

    西药抗结核,初治:2HRSZ(E)/4-6HRE;复治: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丁醇或丙硫异烟胺口服,具体依每公斤体重给药并左氧氟沙星0.2~0.4 g/d静滴(儿童除外);辅以胸腔穿刺,2~3次/周。

    中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早期治疗重点:清虚热,益气利水,抑制结核性变态反应,促进胸腔积液排出,改善结核中毒症状;基本方:自拟消饮汤Ⅰ号:葶苈子、云苓、桑白皮、青蒿、鳖甲、生地、知母、秦艽、柴胡、黄芪、当归、川芎、陈皮、焦术、泽泻,水煎服,日3次;待胸腔积液清除后以益气清瘀、补肝肾清肺为主,提高细胞免疫力,分解排除胸腔内纤维粘连沉积物,自拟消饮汤Ⅱ号:黄芩、百部、莪术、海藻、丹参、郁金、益母草、川芎、黄芪、当归、焦术、陈皮、白芥子、山芋肉、熟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