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598668
异丙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9日 宇天昕
第1页

    参见附件(116KB,1页)。

     [摘要] 目的: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ASA 1~2级 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早孕者60例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P组、PF组两组。P组单纯用异丙酚2.0~2.5 mg/kg 静注,注药时间 10 mg/6s;PF组,先给芬太尼0.5~1.0 μg/kg,3 min后给予异丙酚1.5~2.0 mg/kg缓慢静注。结果:PF组较P组更易扩张宫颈,异丙酚诱导量少,追加次数少,恶心,呕吐少,麻醉效果也优于P组。

    [关键词] 无痛人流术;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

    [中图分类号] R71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54-01

    人工流产手术对于意外妊娠妇女,带来肉体上和心理上极大的痛苦,常发生明显的流产痛,甚至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出冷汗等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那么无痛人流手术也就得到日益重视,并迅速发展。现采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独使用异丙酚无痛人流方法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60例,ASA 1~2级,年龄在18~45岁,体重在40~70 kg,无药物过敏史以及使用异丙酚禁忌证,妊娠时间在42~75 d,将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PF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12 h,禁饮6 h。开放手背静脉,将2%利卡多因2 ml加到异丙酚200 mg内,P组:以异丙酚2.0~2.5 mg/kg,缓慢静注(10 mg/6 s),待病人意识消失,上肢松软,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PF组:先给芬太尼(0.5~1.0 μg/kg),3 min后给予上述配伍的异丙酚1.5~2.0 mg/kg 缓慢静注,待病人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异丙酚诱导用量,追加用药的病人例数、手术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并由术者评价扩张宫颈难易程度、病人清醒时间,询问术中疼痛程度,观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