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03762
老年人机械性肠梗阻96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9日 张利泉 谢乃潺
第1页

    参见附件(301KB,2页)。

     值得提出探讨的是关于复发癌、转移癌及晚期癌性梗阻病人的治疗问题,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见效,而且病情是进行性加重。由于梗阻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是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病人及其家属均有强烈要求手术治疗的愿望。我们认为:只要情况许可,应该考虑手术探查,哪怕只做简单的姑息切除、捷径或造口,亦能恢复肠道通畅,解除病人痛苦,虽未能根治或者病者生存期并不很长,但也可明显改善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组3例,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总之,老年人机械性肠梗阻,其机体反应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就诊晚是造成延误诊治的重要因素,也是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肠梗阻病死率通常为5%~%,本组9.4%。死亡病例均与病程长、就诊晚和伴发疾病有关。充分认识老年人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积极防治并存疾病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彭淑牖,王晓年,牟一平,等.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1) :664-666.

    [2]黄先和.老年性肠梗阻46例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1,14(5):316.

    [3]叶明.无手术史急性肠梗阻46例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2,15(5):278-279.

    [4]戴观荣,邓鉴文,赵为国,等.非创伤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及诊治分析[J].腹部外科,2006,19(4):239-240.

    [5]廖盛日,陈敏华,王彬,等.超声对肠梗阻病因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1):843-844.

    [6]唐·苏雅拉图,张连阳.肠梗阻59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8):492-493.

    [7]王元和,阮灿平.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8-459.

    [8]李荣,罗盛华.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断与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401-403.

    [9]张德晓,张要盛,周桂云.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肠吻合围手术期处理体会[J].腹部外科,2005,18(5):298-299.

    [10]张明祥.老年结肠癌性梗阻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5):398-399.

    (收稿日期:2007-01-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上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