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04047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9日 刘纳新 陈 光
第1页

    参见附件(280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分娩镇痛的可行性以及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间实施分娩镇痛者21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行分娩镇痛共39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和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两组间顺产、产钳助娩、剖宫产三种分娩方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后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占51.64%,对照组占27.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利影响。产程中应严密观察,注意及时加强宫缩。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程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3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麻醉技术的发展,孕妇对分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分娩过程中,除了保证母婴的安全外,同时也要求无痛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我院自2005年1月至12月共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213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椎管阻滞禁忌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孕妇21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随机选择同期、未要求镇痛分娩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39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孕龄、身高、体重等有关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镇痛方法

    观察组:当产妇宫口开大到2~3 cm时,由麻醉医师取L2~3椎间隙作为穿刺点,常规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2~4 cm,给予1%的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量,观察5 min,无腰麻征象后再注入0.1%的罗哌卡因6~10 ml(内含芬太尼10 μg+力月西1 mg)。30 min后接PCEA镇痛泵,泵内药液为0.1%罗哌卡因,镇痛泵自控流速为4~6 ml/h,宫口近开全时停药。胎儿娩出后自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7 ml后拔管。

    1.3 监测

    分娩全过程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描记宫缩、宫腔压力、胎心音变化等。用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孕妇全程鼻导管吸氧,开放上肢静脉。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宫缩情况适当予5%葡萄糖500 ml+催产素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