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1105701
打造名医:领军人物的品牌创新观(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日 《医药产业资讯》 2005年第11期
     人才是医院创新之本,发展之基。人才队伍的素质,体现着医院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医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院积极开展打造“名医工程”,并利用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始终不渝地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中医院或民营中医院由于其在经济实力、经营规模、医技设备、医疗水平等方面无法与综合医院相比,这成为中医院缺乏人才、缺少名医的主要原因。如何打造名医,吸引名医,留住名医,并使其为实施医院品牌战略发挥作用?就此问题,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首届全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名厂·名店·名药品牌战略论坛”的与会代表。

    名医是医院品牌战略的龙头

    毋庸置疑,一家名牌医院必须是靠几个名牌科室来打造的,而一个名牌科室则必须要有几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来维系和支撑。名院、名科和名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缺一不可,而名医则是发展名科和名院的首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名医对科室或医院的作用,许多与会代表都予以肯定。厦门华医馆院长马正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医院,名医的作用太大了,一个名医能提高一个科室乃至一家医院的知名度。如果一家医院有很多位名医,那么这家医院的知名度则会更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知名度往往是和经济效益挂钩的。名医为医院树立了品牌效应,大批患者会慕名而至,因为在患者心目中,他们往往期待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医生来为自己治病。名医的作用还不止这些,他们以自身的影响为医院带来荣誉和效益的同时,还会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其他医生,从而使一个科室或者一家医院充分形成人人争当名医的良好氛围。这样,才会有一批名医脱颖而出,才会有更多的名医来共同打造名科和名院。”

    北京五—医院院长刘康诚认为,当前医疗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人才使用的成功。所以,医院品牌的塑造是否取得成功,与其推行的人才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他说,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常常是基于对某位医生的人品信赖,尽管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医生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医院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应坚持“先软件、后硬件”的原则,吸纳、选聘医术精良、口碑遐迩、学有专长的医生,形成医院的中坚力量和骨干人才,然后依据这些骨干人才的技术专长,设置富有特色的科室,打造医院的品牌。
, 百拇医药
    打造名医关键要培养名医

    在名医培养方面,广东省中医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提出了“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的“四名”目标,要求“院有专科,科有专药,人有专才”。

    该院院长吕玉波说,中医院应该充分挖掘中医人才这一资源。从人才结构角度上来说,中医院人才主要来自于中医院校,他们具有中医药技术特长,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临床实践中会产生一大批受患者欢迎的“名中医”。因为他们擅长用中医知识为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所以中医院的发展要充分挖掘这个宝贵的资源。在实践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病,有时候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常常不是因为中医缺少治疗疾病的方法,而是使用中医药的医生对中医药的精髓掌握得不好,运用不得当造成的。为此我们把造就高水平的中医药临床人才作为着力点,努力培养一支坚信中医、精通中医,并能够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运用中医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临床医生队伍。

    吕玉波介绍说,广东省中医院对人才培养,舍得投入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计划。在人才基本素质培养上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宽知识、深钻研”,着眼于培养名医,近年来,该院在全国聘请了近30位著名的老中医来院带徒弟,现有近60位中青年业务骨干对推动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采取“集体带集体”的培养模式也颇有成效,让中青年业务骨干充分学习每位老中医的思维方法、临床经验和医术水平,掌握各家所长,使他们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一系列培养名医的措施,该院逐步成长起了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又能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业务骨干作用,有的甚至成为学科带头人。如该院主持的“863”课题和一些重大攻关课题,均由这些中青年业务骨干承担。
, 百拇医药
    厦门华医馆院长马正明向记者介绍,在培养名医方面,他们的做法是首先在科室确立一名学科带头人,并由这名学科带头人组成一个专家组,在全院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讲座,使每一位医生都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

    培养名医不仅方法重要,而且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则更为重要。马正明说:“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医生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较少,但这不能说民营医院的医生没有问题。我们不仅要杜绝类似现象,还要深入开展行业自律自查活动,做到违者必究,从源头上消除这一隐疾,从而保证中医院或民营中医院医生队伍的纯洁性。”他认为,名医必须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超凡的医术,光有精湛的医术,而没有高尚的医德的医生,算不上名医,甚至连做医生的资格都不具备。要把医德和医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本地区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名医。

    引进名医要解决多道难题

    由于受种种原因的限制,中医院或民营中医院在引进人才方面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在人才结构方面凸显以下几个问题。
, 百拇医药
    第一,区域之间人才结构不平衡。

    新疆国医堂总院院长张万杰对记者说,相比起来,我国中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中医药人才实力相对雄厚,但像新疆这种边远地区,中医力量却十分薄弱,在吸引人才方面就显得异常困难。这也是西部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他希望能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国家向新疆地区多输送一批中医药人才,做到东西呼应,这样才有利于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澳门代表柳裕林医师向记者介绍,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医药事业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但中医医生数量却少得可怜。据统计,整个澳门地区中医医生不足300人,也就是说在澳门地区平均1400人仅拥有1名中医医生,比例差距相当大。由于受区域文化限制,澳门中医界缺少学术交流的气氛,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澳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人才的发展。她说:“我这次来内地参加这次会议,目的就是为了向大家学习,回去后为发展澳门中医事业做点贡献。”她建议,以后类似这种学术交流会议要经常开办,并表示回澳门后会动员当地医生常到内地来参与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医院之间人才结构不平衡。

    在分析中医院或民营中医院与综合性医院人才出现差距原因时,厦门华医馆院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梁纪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