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105597
微利化迎来“绞肉机”时代(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医药产业资讯》 2005年第4期
微利化迎来“绞肉机”时代

     “赔钱了、又赔钱了!”在春节期间召开的内蒙古药品交易会上,许多经销商的朋友对笔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政策监管力度在加大,即使是与地政府关系相处得比较好,只要广告的擦边球打得过一点,也会遭到封杀;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终端促销一上来就开始“放水”式的买赠,通过价格战搅乱市场、打击竞品;广告费用连年上涨,占到了产品成本的30%以上;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智,通过单一的广告宣传很难拉动销售……

    业界的营销人士这样评价过去的一年:60%的人在赔钱,20%的人持平,20%的人盈利。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市场在变,营销手段不变或创新能力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许多经销商还沉浸在以往的经验中,以为墨守“广告加专柜”便可以成就一个产品;另外渐渐成熟的市场和消费者都会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但是,就2004年国家政策、营销创新、产品同质化、招商、价格、终端、传播和未来市场等方面分析,2005年我国药品保健品营销进入了“绞肉机”时代—一大批中小经销商将会被市场淘汰;产品总代理由于招商难度加大开始“大出血”,资产不断缩水;以品牌来推动市场发展的精耕细作产品渐渐被消费者接受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市场监管:手段越来越硬

    针对食品、医疗、药品、保健品等行业,发布夸大功能、疗效的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等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副司长李亚莉指出:在保健品、药品、医疗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在上述广告中以消费者、专家的身份,向受众介绍、推荐商品或者商品服务的特点、优点、性能、效果;在广告中把保健食品混同为药品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