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6556
老年人安全用药注意问题多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
     老年人由于年龄、自身基础疾病等原因,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于长期服药的老年朋友们来说,安全合理地用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注意剂量。同样的药物,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比年轻人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各种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衰弱,比如肾功能,到了七八十岁时大约只有年轻人肾功能40%?60%的功效;胃肠功能也会减弱,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肠蠕动减慢;同时肝功能也会减弱,肝脏解毒的能力随之下降。这种情况下,相同剂量的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的速度更慢,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更高,而排出体外的时间相对更长,综合来说,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就更高,用药也需更谨慎。剂量上应相应调整,通常60?80岁,一般吃成人剂量的4/5甚至3/5,80岁以上者服儿童剂量甚至成人剂量的1/2。具体应根据老年人体检情况(肝肾功能、体重等)来调整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输液好得快、吃药好得慢是误解。老人感冒发烧、头疼E凶热,许多家属带其到医院看病,觉得输液是个好办法,认为这样好得快,其实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医生们提倡用药的话,是能口服就不输液,对于老人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输液的药物会直接进入血液,还可能随着血液进脑,其不良反应远远高于口服或外用药,而口服药经过胃部,胃酸会对一部分药物进行解毒,肠道也会吸收一部分毒素。
, 百拇医药
    3.同时服用药品不得超过5种。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老人一次吃药最好不超过5种。相关数据显示,吃5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或以上,超过6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高于25%,有的老人在不同医院开药,如果吃30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因此,老人在控制住症状的基础上,药还是吃得越少越好。至于药物具体如何搭配,建议还是咨询医生或药师。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可能在体内产生“打架”现象,导致疗效降低,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老人确实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建议将这些药物间隔开服用,比如中药和西药,服药间隔一两个小时;有些药需要饭前或者饭后服,那么就间隔开服用;有的一天吃一次的药,比如降压药、利尿药、降脂药等,最好错开时间服用,具体是早上还是晚上服,可根据服药的便利性来决定,比如利尿药最好早上服,晚上服容易导致起夜,影响睡眠,降压药或者降脂药就可以安排到晚上,这样就错开了时间。

    4.看牙医需要告知用药情况。老人服用的多种药物,拔牙时可能引发出血或心梗,比如许多老年人常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均可引起出血,因此在拔牙前应及时告知医生平时的用药情况,如服用以上药物,需要停药一两天后再进行拔牙。
, 百拇医药
    5.病好了是否立即停药要遵医嘱。是否停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一些急性病,比如咳嗽、便秘、过敏等,一般症状缓解即可停药,比如开了30片复方甘草片治疗咳嗽,如果服用10片后症状停止了,就可以停药。但许多药物都是讲究疗程的,必须按照医嘱服药,否则如果没有服够疗程很容易复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必须坚持服药,有的患者通过锻炼,体重降低了,血压和血糖也控制住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药,切不可自行减药。

    6.尚血压药不可以随便吃。局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不要因为别人吃的是某种高血压药,自己也吃这种,不同人群应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如果不根据体质选服,可能会导致眩晕、腿肿、咳嗽不止等不良反应。

    7.服用有些药物需要预防药物性跌倒老年人服用精神类药物、安眠药、抗过敏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止痛药、感冒药(含抗过敏成分)等后最好不要进行运动。尤其服用精神类药物、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避免服药后发生药物性跌倒。
, 百拇医药
    8.学会管理家庭小藥箱。首先,不建议老人在家自备过多的药品,以防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反应。其次,口服药和外用药一定要分开放置。有些特殊药品需要单独储存,比如放冰箱或者阴凉、避光保存。此外,不要丢掉药品的包装,以防错服。最后,需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失效的药品应及时丢弃。

    老年人用药时最好遵守以下顺序,切不可胡乱用药。

    其一,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其二,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其三,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其四,先用老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效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这些药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老年人患病时最好用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效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编辑朱庭萱), http://www.100md.com(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