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09年第4期
编号:12055841
今天,我们该怎样当父母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09年第4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8岁那年,我和父亲大吵一架。原因是为填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

    我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里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理解,一向听话的我竟敢反对他,便发火大骂我“不孝”。而我认为我有权利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于我!”

    一听这话,父亲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大胆!你是我生的,若在旧社会打死你也不犯法!你给我滚出去!”

    我真的一甩袖子住到姨妈家去了。

    这件事最后以父亲妥协了结。但从此父子之间变得冷漠而隔膜起来。现在回想此事,父亲的好心是不容置疑的,我还是非常热爱他,因为他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但我总感到遗憾:为什么父子之间不能从一开始便是朋友而平等相处呢……

    是啊,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不能做朋友?

    孩子们渴望父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以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期望的理想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面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几乎一致选择:亲子如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对吗?也对。但远远不够。因交往而感情者,可以是师生,可以是干群,可以是官兵,可以是夫妻,也可以是亲子,但并不就一定是朋友。看来,“朋友”除了感情之外,还有更本质的东西。

    我们且来为“朋友”寻一回根。

    “朋”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