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家》 > 202005
编号:13842600
家庭血压管理手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健康之家》 202005
     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高血压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引发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血压越高以及高血压持续的时间越长,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很多患者往往在治疗期间感到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就自作主张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其实这样的服药方法很危险,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使血压得不到长期稳定控制,而诱发心、脑、肾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服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只能说明此时选用的降压药和服用的剂量基本合适,使血压得到控制,并不能说明高血压病已得到治愈,或心、脑、肾血管受累发生的病变已恢复正常,所以仍应坚持治疗。正确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或剂量,力争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误区二:血压升高了,可以多吃一片降压药?

    真相:降压最重要的是平稳

    有些老年患者记性不好,经常忘记吃药,待血压上升后,就多吃一片让血压快速下降;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还有的患者刚刚服用两三天,发现血压下降不明显,就立即加大一倍剂量。这些做法很危险,都是错误的。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有效,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脑卒中的诱因。如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应根据遗嘱按时按量的服药,不要自己改变药量。

    误区三: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真相:别老盯着副作用,副作用可能变疗效

    降压药的确存在一些毒副作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