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850165
问问心理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健康之家》 201908
     如何调整家人乔迁异地的烦恼?

    拼搏奋斗了若干年之后,前半年我们如愿搬到了另一座新城市,13岁的孩子、我的父母同行,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经历了最初的喜悦之后,问题就陆陆续续凸显出来,甚至替代了乔迁新居的快乐。先是父母说话有口音,与新环境中的人在沟通交往方面有一些困难,他们虽然住进了楼房,但是很郁闷,开始怀念起家乡了。再就是孩子上学后被要求住校,她感觉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住校还远离父母,有些不情愿也不太适应,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我们已经走出来,是不可能退回去了,但对发生的问题又该如何调整呢?

    你们全家终于走出来了,团聚生活在一起,这是前面一个阶段奋斗的结果,而后将要面对的是换环境带来的变化以及适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处理不同的问题。

    通常我们对换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再适应,很少提前预料,往往是发生了才意识到出现了问题,所以少有事先想到做“功课”的。这是因为我们通常的生活是出于习惯和经验,在外界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习惯和经验足以让人活在自在和运筹帷幄之中。当变化出现后,以往支撑我们的习惯和经验不足以应对新情况时,或者说出现了超出我们以往能力的情况,内心就会被搅动,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比如:紧张、茫然、谨慎、无所适从、畏惧甚至退缩不前。这些情绪不是坏事情,它的出现只是一个信号,提示我们遇到阻力了;短期存在说明我们还没有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需要理解自己并正确解释,同时还要接受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以求得外界的帮助。

    具体到你心中描述的情况,相对好处理的是父母双亲,他们都是过来人,自身经验和应对能力有助于他們逐渐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关系,同时老两口互为关系支撑,彼此是个照应;退一步说还可以老家新家换着住,调剂自己的老年生活;所以父母不适应但实际上影响不太大。孩子情况的改善应该是你的关注点,因为面对变化,她的生活阅历相对简单薄弱,内心力量很可能不足以应对。你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多听听她在学校的感觉,理解和分析她所遇到的事情,尽量和老师多联系,还需要了解住校后同宿舍同学和孩子的关系状态(是相对友好接纳、还是孤立排斥,融入困难),至于学习成绩等适应一些后自然可以跟上。这样做一是便于你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状态,便于在心理层面上给孩子以支持。二是你如此关注也是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力量,自己虽然独自住校,但不是无助,更不是孤立无援。当然,这样做基于你和孩子以往的关系是可以交心的,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对外来的建议和帮助多少有些抗拒心理,尽管他们真的很需要!以上提及的各方适应都需要一段时间过程,关注但也不能太着急,尤其在事情不顺时一家人不能相互抱怨,彼此理解和支撑是必须的,一起加油吧!, http://www.100md.com(李建茹)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