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544869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医药月刊》 2007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3-0131-02

    药源性疾病就是患者在防治疾病或求医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引起新的疾病。药物能防治疾病,也有可能引起疾病,由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疾病为药源性疾病。药物可以成为某些疾病的原因,它能引起损伤,并具有流行病学的特点,有潜伏期、发病机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等,也需要进行诊断和治疗处理,药源性疾病已逐步成为常见的病症,如临床常见的“呋喃妥因肺”、“非那西丁肾”、“阿司匹林胃”、“四环素牙”等。在我国,药源性疾病还并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直到20世纪才引起西方的重视。当时,西方发生一起非常严重的医源性疾病,德国一家制药厂针对妇女怀孕反应研究出抗反应的药物“反应停”,临床实验效果不错,结果应用后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产妇生下了数千例畸形婴儿,这在当时影响极大。

    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引起医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造成的医源性疾病有以下几点: 1.缺乏医德; 2.医术不佳;3.粗心大意;4.违反规程;5.误诊误治;6.药剂错误;7.护理失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