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1965786
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48-03

    1973年Brazeau从绵羊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了一种环状14肽物质,命名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此后有关其生理和药理作用的报道日益增多。1978年Tryden首先将生长抑素用于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有作者相继报道证明生长抑素对于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目前也有相关报道,说明其用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尤其在急性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控制中占一席之地。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控制急性出血的疗效已得到明确的肯定,它能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再出血,减少手术率,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就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1 生长抑素及其受体

    生长抑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及肠、胰等内、外分泌系统,也有少量分布于甲状腺、肾、肾上腺及前列腺等处的环形多肽。其存在两种活性形式:14肽生长抑素(SST-14)和28肽生长抑素(SST-28)。其中SST-14是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由8种氨基酸构成,其抑制胰高血糖素及促胃泌素分泌较SST-28强。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结合而发挥作用。天然SST作用广泛,选择性差,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TA)作用单一持久,为目前常用。现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