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305040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的糖尿病患者154例,行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77)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n=77)则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监测能力、认知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监测能力、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127-03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除了和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自身的行为有密切关系,探讨糖尿病的有效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利[1]。常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全面性和针对性方面有所欠缺,改善目前健康教育模式是提高糖尿病康复效果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对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进行观察,现分析2014年8月—2017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15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的糖尿病患者154例,纳入标准:签署同意书配合实验者,年龄≥50岁者;排除标准:严重糖尿病者,无法配合实验者,严重心、脑、肾、肝损害者,精神疾病者,肿瘤者;行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77例,其中男43例,女34例,年龄在50~76岁,平均年龄(58.3±3.1)岁;学历:文盲6例,小学16例,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学历35例;对照组77例,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在50~74岁,平均年龄(57.9±3.0)岁;学历:文盲8例,小学15例,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学历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①知识:一对一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正确饮食、运动方案等,使用血糖自我监测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考核,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并对错误的知识,给予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患者尝试血糖监测方式,反复指导,指导患者可独立完成为止。对患者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避免进入盲区。②信念:根据对患者的了解,发放糖尿病健康手册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患者,协助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利用书刊、专家讲座、PPT、科教电视、病危案例等方式,进行更生动的讲解,为患者建立自信,让患者有信心长期与病魔作斗争。密切跟踪患者血糖水平,待患者出院后,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监测有错误时,要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出院后,重复错误。③行为:指导患者遵义服药、正确饮食、规律休息、健康运动、血糖监测,并讲解每项的目的和利害。鼓励患者进行血糖日记,每天监测血糖水平后,进行记录,若有异常,可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药物调整或者重新检查。制定运动方案、饮食方案,指导患者遵从正确的饮食及运动方式调养身体。待患者出院后,要定期随访,随访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自我监测能力较差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1.2.2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血糖监测方法等,每周进行3次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讲座,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口试考核,提出糖尿病相关知识,由患者解答,判断患者认知能力,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考核行为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个月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对患者血糖监测的能力及认知进行评分[2],满分30分,分数越高代表血糖监测能力及认知水平越好。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

    两组患者干预前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監测的能力、认知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监测能力、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监测能力、认知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监测能力、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3-4]。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并且可能诱发各类糖尿病并发症。虽然医学不断进步,但目前仍未完全攻克糖尿病,血糖控制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目的,而血糖控制除了适宜的治疗外,与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习惯密不可分,而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糖尿病康复效果,但仍然不令人满意,改进目前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掌握正确的血糖控制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5]。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较为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从患者认知、信念以及行为3个方面入手,以达到健康教育目的[6-7]。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关系到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我血糖监测以及饮食调控,而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因此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境,也是整个健康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②患者的信念也十分重要,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也关系到糖尿病控制效果。行为健康教育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环节,患者在对糖尿病的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且树立了治疗信心后,还需指导患者确立健康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遵从医嘱用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档案,协助患者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且纠正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指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可明显提高糖尿病的康复效果,对患者有利[8-9]。该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说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起到了确切的干预效果,并且该研究还观察了两组干预后认知评分以及血糖监测能力,结果中显示,观察组能力评分以及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知信行健康教育更为全面,可起到多方面的正面作用,对患者有利。, http://www.100md.com(农彩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