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305012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 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2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4)、干预组(n=76),常规组进行常规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化疗过程中运用糖皮质激素,分析总结不同用药方式对患者血糖状况、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 干预组患者化疗时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 d、化疗后3 d、化疗后5 h、化疗后7 h血糖水平及化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血糖>10 mmol/L發生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时需加强血糖调控,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肿瘤;糖尿病;化疗;糖皮质激素;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3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70-02

    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较多,化疗是肿瘤疾病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当前糖皮质激素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研究认为在化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1]。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而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仍待探讨。为进一步明确糖皮质激素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状况,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76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了了糖皮质激素辅助化疗,并与实施单纯化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该院12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4)、干预组(n=76)。常规组中含有男28例,女16例;患者年龄跨度28~77岁,平均年龄54.6岁(s=9.2);病程跨度6个月~6年,平均病程3.6年(s=2.1);疾病类型:乳腺癌5例,胃癌10例,肺癌16例,前列腺癌5例,结直肠癌8例。干预组中含有男42例,女34例;患者年龄跨度28~77岁,平均年龄54.7岁(s=9.4);病程跨度6个月~6年,平均病程3.6年(s=2.2);疾病类型:乳腺癌7例,胃癌18例,肺癌30例,前列腺癌8例,结直肠癌13例。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确诊为肿瘤疾病患者;实施化疗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并参照WHO相关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 mmol/L;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2]。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研究药物用药禁忌患者;存在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精神、认知、沟通、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化疗,随后根据患者实际肿瘤类型实施针对性化疗,1个月为1个化疗周期,患者化疗时间均>2个周期。

    干预组在常规化疗过程中运用糖皮质激素,在患者化疗前,实施静脉注射5~10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1020055),再参照常规组方案实施化疗。在患者化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糖状况,在患者化疗用药期间定期监测末梢血糖状况,1次/h,患者化疗结束后24 d内2次/h检测末梢血糖,化疗结束1 d后实施1次/d监测末梢血糖状况。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期间(化疗前、化疗时、化疗后1 h、化疗后3 d、化疗后5 h)血糖水平状况。在患者每个化疗周期相应时间进行血糖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②分析总结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期间血糖>10 mmol/L及低血糖发生状况。③分析总结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血糖水平,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期间血糖水平状况分析

    干预组患者化疗时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 d、化疗后3 d、化疗后5 h血糖水平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期间血糖波动状况

    常规组化疗期间出现血糖>10 mmol/L 1例,未出现低血糖;干预组血糖>10 mmol/L 23例,低血糖2例。血糖升高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后,均在6 h内血糖低于10 mmol/L,低血糖患者采取口服糖水后,2 h内血糖>5 mmol/L。患者均未出现尿糖阳性状况。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血糖>10 mmol/L发生率30.3%较常规组2.3%明显升高(χ2=13.645,P=0.000)。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2.6%较常规组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8,P=0.278)。

    2.3 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分析

    干预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肿瘤患者实施化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实施化疗治疗时,抗肿瘤药物不仅会杀死肿瘤细胞,还会引起患者正常细胞及组织损伤,引起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甚至导致患者抗拒治疗、中断化疗,影响患者治疗效果[3]。积极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黄清社[4]的研究提出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肿瘤患者不良反应改善状况优于高剂量患者,该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也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化疗不良反应,且对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效果最明显。, 百拇医药(肖胜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