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上旬刊)》 > 201910
编号:13533184
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理论模型与评价体系制定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10
     【摘 要】目的:依据适合的理论模型构建科学、综合、系统性的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专家关于岗位胜任力理论模型以及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和报道,选出“冰山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体系。结果:建立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几个维度:(1)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包括二個一级指标,其中临床理论知识包括七个二级指标,业务能力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和十七个三级指标(2) 非医疗服务技能,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3)个人特质,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结论:建立的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能够较全面反应家庭医生的临床理论与技能,综合业务水平等“冰山”可见的评价特质,以及如人际沟通、处理突发事件、道德修养、职业责任感等潜在的个人特质等,可为家庭医生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但还需进一步实证研究和修正。

    【关键词】签约医生;岗位;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267-02

    1 家庭医生胜任力理论模型

    1.1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某一角色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承担某一特定的任务所要具备的一整套胜任特征的集合。能够较好地反应员工的相关理论、技能、内在驱动力和特质等,具体包括胜任特征定义、名称和行为指标的分级[1]。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基础,怒气按该领域最著名的模型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1.2 冰山理论模型

    “冰山理论”是心理学家弗洛尹德和布罗伊尔与1985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格就如冰山一样,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只局限于意识层面,而沉在海水下面的部分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些看不见的部分才决定一个人的整体特质。相关研究表明,潜在的特征才是衡量和代表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将冰山模型应用于家庭医生胜任力的培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冰山模型

    2 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关于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家庭医学和家庭医生被高度的重视,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金丽娇[3]认为家庭医生所具备的能力应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与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与修养、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执业责任感。左朝晖[4]等从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较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考核岗位胜任力。刘树魁从治疗效果、服务精神、工作态度、学习发展、沟通协调等方面概括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

    2.2 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冰山理论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确立了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便于引导家庭签约医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卫生领域,当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守门人”。具体见表1

    3 讨论

    家庭医生的主要工作为为签约居民提供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服务的综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签约居民的健康水平。因此,临床理论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是评估其岗位胜任力不不缺少的要素。其中,业务技能涵盖了各种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急救能力、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和传染病的防范、康复和营养等维度,对家庭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家庭医生的基层服务水平。这一维度属于“冰山模型”中可见、易识别的特质。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个人特质对提高家庭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直以来,我国医学生接受的医学教育均以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而忽视了如道德修养、教育学习能力、情绪情感管理和职业责任感等相关学科知识和理念的培养。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源于医德医风、语言沟通和服务态度等原因导致的医患矛盾和服务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对于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教育学能力也较为欠缺,导致基层居民对基层卫生机构和服务人员的不信任感,直接影响基层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的开展。运用“冰山模型”,发掘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隐性特质,注重其个人特质的培养和考评,有助于提高家庭医生的教育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其道德修养,有效控制其情绪情感,加强职业责任感,从而,提升家庭医生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同时,也推动了家庭医生培养净额新时代的理念与步伐。

    本文的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实践以验证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不断进行精细化和修正,使其能改在家庭签约医生的培训、考核和评价中具有更实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86-595.

[2] 朱夏,媛吴浩,葛彩英. 基于冰山理论的全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技巧[J].中华全科医生杂志,2017,16(9):737-739.

[3] 金丽娇,贾英雷,孙涛,等.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 ( 31) :3659- 3661.

[4] 左朝辉,冉玉春. 社区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0( 27) : 257., 百拇医药(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