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06
编号:13777721
军医大学教师遭遇“职业高原”的成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06
     的标准一般体现在:高一级职称的评定与聘任、高一级职位的获得、更多薪酬的回报、更大责任的赋予、更多挑战的面对等。对军医大学教师来讲,评判教师进步的标准还有立功受奖的级别及次数、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好坏等。

    有的教师因为能力有限,在向高目标前进时,遭遇阻碍和失败,职业韧性低的人会选择逃避,并将注意力转向家庭或其他方面;有的教师虽然具备很好的提升空间,却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影响,使其满于现状,对自己的要求偏低,不再把事业的成功当成最重要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他们在教学初期尚能积极进取,一旦能熟练处理日常教学后,或由于挫折、或由于满足现状,就忽视学习,不愿意为提高职业能力而努力。此时的个体对工作失去热情,组织承诺降低,他们不用花太多精力便可达到教学工作的最低要求。当心理的防线一旦松解,一切东西在眼里都可以视而不见。一切工作都可以原谅自己,一切的失误就可以为自己找到堂而皇之的借口。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注意,却也是自己最不知晓其中价值的时期。如果个体认识不到其危害,久之便会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2.4组织边缘型

    所谓的组织边缘型,就是指被组织边缘化。一种情况是教师个体受到上级或同事的回避、漠视、排斥或打击等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个性特征、工作方法和理念不同或因缺乏积极的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如果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不被组织关注,或者难以在组织那里得到支持,其孤独感会表现很强烈,工作积极性会急剧下降,失去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导致个体边缘化,迎来“职业高原”期。

    另一种情况虽然情况相反,但也可称作组织边缘型。如果军医大学教师在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个体工作能力较强,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那么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进一步挑战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短期内无竞争对手,导致个体在心理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处在“高处不胜寒”中的个体,往往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高职位、高资历的教师,其个体工作能力突出,绝大多数在以往的工作中突破过“高原期”,但现在其职业生涯发展处于一个职业变动相对缺失的时期,即上不来也下不去的阶段,很容易使心里想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种满足感,从而缺少动力支持,导致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杰,高校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04-106

    [2]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9):185-187

    [3]寇冬泉,张大均,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心理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6(4):72-75

    [4]张焰,黄希庭,试论低自我价值感者成就动机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77-81

    [5]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J]_西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94--197, 百拇医药(潘宇 陈俊国 张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