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8511
分析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应用于肿瘤患者对其癌性疼痛、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癌性疼痛等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肿瘤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5例,乙组35例。乙组常规疼痛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强癌性疼痛护理相关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总结生活质量和癌性疼痛。结果:甲组的癌性疼痛平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总体感觉评分、生活环境评分、社会性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結论:在肿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并且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质量;癌性疼痛;影响

    【中图分类号】R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对于肿瘤来说,是指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局部组织细胞增生而形成的一种新生物,大都呈占位性块状突起,所以也被称作是赘生物。肿瘤根据细胞特性和对机体产生的危害程度,可分成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主要是癌,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1]。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程比较长,且病情比较危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使患者疼痛感明显,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为探讨在肿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癌性疼痛等产生的影响,选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肿瘤患者(70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 资料同方法

    1.1 资料

    选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肿瘤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5例,乙组35例。甲组中21例是男性,14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5-67岁之间,其平均是(50.12±2.30)岁;13例患者是肺癌、13例患者是胃癌、9例患者是肝癌。乙组中22例是男性,13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6-66岁之间,其平均是(50.22±2.25)岁;12例患者是肺癌、13例患者是胃癌、10例患者是肝癌。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乙组常规疼痛护理:治疗护理、饮食指导、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止痛药)指导。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强癌性疼痛护理相关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恶性肿瘤会明显影响到机体病变部位的功能,且生存率较低、生存时间短,患者谈癌色变,明显恐惧,无法意识到有效控制可延长生存时间。给予患者客观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定期举办讲座或者一对一交流会,使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详细了解疾病,发现可控性的特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检查、服药和治疗,提高治疗信心。(2)心理护理,恶性肿瘤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等心理,所以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多给予其安慰、鼓励和关怀,耐心聆听患者的诉说,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尊重。通过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逐渐产生主观求生欲望,避免抗拒服药、自卑自闭、社会性下滑等。从心理层面给予患者疼痛护理,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不再过分专注癌细胞扩散、治疗费用、自己还能活多长时间等问题,提供给患者报纸、书刊,使患者不会因无聊而胡乱的思考,嘱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并多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和支持。

    1.3 评价标准

    通过NRS(疼痛数字评分法)评估两组的癌性疼痛程度,满分十分,分数越高则癌性疼痛越明显。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主要是总体感觉、生活环境、社会性、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项目,生活质量同得分成正比[2]。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经()表示癌性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行t检验,P低于0.05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癌性疼痛

    护理后,甲组的癌性疼痛评分是(2.01±0.35)分;护理后,乙组的癌性疼痛评分是(5.42±0.48)分。甲组的癌性疼痛平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t=33.960,P=0.000)。

    2.2 总结生活质量

    甲组的总体感觉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3.732,P=0.000)。甲组的生活环境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2.632,P=0.000)。甲组的社会性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21.754,P=0.000)。甲组的心理功能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21.286,P=0.000)。甲组的生理功能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20.686,P=0.000)。

    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大都比较复杂,在治疗期间,受文化水平、社会阅历、经济条件、心理承受能力、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吹出现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因此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目的是使患者客观的、详细的以及全面的了解自身疾病,不会因未知、胡思乱想等加重自身的心理负担,减轻对生活质量和疼痛感知等产生的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会一直存在,而严重影响到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加恐惧。健康教育使患者客观详细的了解恶性肿瘤,不再谈癌色变,明确知道只要是合理的控制病情就能延长生存时间,得到并保持很好的心态,不再郁郁寡欢,明显提高社会性[3]。

    总之,在肿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并且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薛芳芳.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影响[J].饮食保健,2018,5(52):235.

    曹霞.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8,30(52):245.

    刘海玲.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9):226., http://www.100md.com(周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