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80428
慢性肾炎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第9期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肾炎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0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蛋白尿、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炎应用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退化,甚至进展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发现[2],慢性肾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疗效。本次研究中取9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通过对比为患者临床选择最佳护理方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30~70岁,平均(55.9±3.1)歲;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1~70岁,平均(54.3±4.5)岁;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就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讲解病房环境、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指导患者家属基础护理内容,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指导。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干预措施如:①心理护理干预。慢性肾炎患者由于疾病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终身治疗,保养,还有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威胁,所以患者过于忧虑疾病不能治愈,临床多表现出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交流,热情关心和鼓励患者,使患者可以勇于说出自身的想法,通过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心导,以此消除不良心理情绪。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慢性肾炎发病原因和治疗进展,使患者可以保持最佳状态配合临床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促进患者临床转归,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对治疗时可能发生并发症为患者讲解,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前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③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处了解到患者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爱好,从而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饮食计划,通过患者喜爱食物搭配可以对患者食欲起到刺激作用,每日制定科学的饮食搭配方案,使患者一日三餐都定时定量,每日总体搭配要符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等特点。按照患者病情变化与治疗进展及时调整饮食方案。无水肿的患者,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利于胃肠道快速的蠕动。④用药护理干预。用药前,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行药敏试验后才能用药,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为患者用药,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若有不良反应发生要及时停药,由医师制定处理方案及时干预。对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要实时进行监测,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指导患者应用药物干预。输液前,要对患者信息反复核对后再实施,结合患者情况和体征变化注意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3]。

    1.3 观察指标

    根据我院自拟调查问卷[4]对2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蛋白尿、高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0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2组并发症

    观察组蛋白尿发生率0%,高血压发生率2.08%,对照组蛋白尿发生率6.25%,高血压发生率8.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蛋白尿对比x2=6.0000,p=0.0143,高血压对比x2=4.8000,p=0.0284,2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研究发现,慢性肾炎会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所以,及早对慢性肾炎给予治疗,可以控制与延缓肾衰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肾炎主要选择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干预是科学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一切护理工作都是为解决患者痛苦,关心患者的心理需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获得全面的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临床护理工作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可见,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肾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崔舒.心理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312.

    罗双莉,刘晓敏,宁雪飞,等.慢性肾小球肾炎65例的综合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96-197.

    董静.40例慢性肾炎病人的中医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48-6749.

    况必花,肖岚.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17,31(10):792.

    杨俐.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31., http://www.100md.com(陶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