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8年第5期
编号:13228488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第5期
     【摘 要】目的:综合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析患者跌倒地点,再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60例。结果:厕所跌倒发生率高于走廊(P<0.05),床边与厕所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跌倒地点主要有:床边、厕所和走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跌倒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地点;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跌倒是一种突然的倒地现象,此种现象好发于老年人群[1]。跌倒会对患者造成软组织挫伤和心理应激反应等不良后果,尤其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老年病人一旦患有疾病,往往具有发病率高和复发率高等临床特点,因此,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老年患者过程中起着重要价值,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跌倒事故发生率。厕所发生跌倒事故比较多,主要是因为患者如厕次数比较多,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无法及时看护,加上厕所较为湿润地滑,所以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2)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精神障碍者。实验组中有3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72.35±6.36)岁。对照组中有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72.28±6.38)岁。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讲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析跌倒事故发生的基本主要地点,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如下:(1)综合分析跌倒的基本因素。①疾病因素: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肢体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最终肢体协调能力无法平衡,加上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所以加大了跌倒发生率。②患者年龄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一般偏大,所以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和视力下降等因素均会导致跌倒事故发生。③环境因素。由于患者对病房环境不够熟悉,加上夜间光线昏暗以及防护设施不够齐全等,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跌倒事故;④护理工作人员因素。由于我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高,所以护理工作效率比较低,相对缺乏护理人员,加上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不够高,尤其是在夜间时,护理人员所负责的床位比较多,最终未能及时发现跌倒潜在风险。(2)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措施。①完善入院和住院期间的动态评估。根据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全面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项目有:年龄、平衡能力、药物因素等。根据评分标准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寻找出跌倒发生重点时间段和危险因素,在床头贴好谨防跌倒的警示牌。②制定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预防跌倒管理流程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让护理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再予以针对性改善。③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病房基础环境,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尽快熟悉病房环境。④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提高患者的专业培训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主动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患者床边、走廊与厕所跌倒发生率分析

    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走廊跌倒发生率、厕所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0.00%(6/60)、5.00%(3/60)、11.67%(7/60),厕所跌倒发生率高于走廊(P<0.05),床边与厕所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率分析

    实验组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跌倒是一种突然的倒地现象,此种现象好发于老年人群。跌倒会对患者造成软组织挫伤和心理应激反应等不良后果,尤其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与此同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跌倒事故,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医疗改革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护理安全也提出更高要求[3]。在护理老年患者过程中,为了预防患者发生跌倒事故,护理人员应该综合分析患者跌倒的具体主要地点。基于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厕所发生跌倒事故比较多,主要是因为患者如厕次数比较多,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无法及时看护,加上厕所較为湿润地滑,所以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床边发生跌倒事故的原因:其一,患者对病房环境不够熟悉,对地面的高度不够了解;其二,病床的高度不够合适;其三,室内光线不够充足。上述几种主要地点均导致床边事故发生率比较高,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降低跌倒事故率,从而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地点有:床边、厕所(地面过于光滑)和走廊(由于地太滑);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跌倒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魏霞.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0(10):116-117.

    李娟,罗勇,李勇兰等.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跌倒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0):1030-1033.

    刘文凤,段桂香,马雄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1(14):1274-1275., http://www.100md.com(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