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发作性疾病 > 癫痫(羊痫风)
编号:13775133
脑卒中后癫痫9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010
     【中图分类号】R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262-01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218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4.48%,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皮质病灶较非皮质病灶易发生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60岁以上老人新发生癫痫的主要病因。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癫痫;部份性发作

    脑卒中后癫痫(Epilepsy after stroke)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癫痫发作。自1864年Hghlings Gackson首先报道脑血栓形成后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以来,类似报道屡见不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CT、MRI等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卒中后癫痫日益受到重视。2000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诊治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2187例,现将其有癫痫发作的9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2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47例(5~21岁),糖尿病史者9例(3~11年),风湿性心瓣膜病史者7例(10~11年)。其中原发病为脑血栓形成1856例中,有癫痫发作者62例,占3.34%;脑栓塞57例中,有癫痫发作者7例,占12.28%,脑出血214例中,有癫痫发作者19例,占8.88%;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中,有癫痫发作者10例,占16.66%。

    1.2 癫痫发生的起始时间:脑卒中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时间是1天~2.6年。本组56例于脑卒中后2周以内出现癫痫发作(其中7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 42例于脑卒中2周后出现癫痫发作。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卒中后3天以内发生癫痫者23例, 3~7天11例, 8~14天3例, 15天~1个月1例, 1个月~3个月3例, 3个月~半年5例,半年以上23例,最长达2.6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卒中后1天以内发生癫痫者12例, 1天~5天6例, 15天~1个月4例, 1个月~3个月3例, 3个月~半年2例,半年以上2例。

    1.3 发作类型:本组全面性发作26例(26.53%),其中脑血栓形成13例,脑栓塞1例,脑出血(CH)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2例;部分性发作72例(73.97%),其中脑血栓形成49例,脑栓塞6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说明脑卒中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

    1.4 癫痫与病灶部位的关系: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脑出血中基底节区出血116例,其中有癫痫发作者6例(5.17%),脑叶出血93例中有癫痫发作者13例,占13.97%(额叶3例,颞叶1例,顶叶1例,顶枕叶3例,顶颞叶5例),丘脑出血2例和小脑出血3例,均无癫痫发作。基底区脑梗死587例中有癫痫发作者5例(0.85%),脑叶梗死1326例中有癫痫发作者64例,占4.82%(额叶15例,顶叶13例,颞叶10例,枕叶4例,额颞叶8例,颞顶叶6例,额颞叶10例)。合计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其病灶限于基底节区出血和梗死703例中发生癫痫者11例(1.56%),病灶位于脑叶的1419例中发生癫痫者77例(5.4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脑叶病灶较基底节区病灶易发生癫痫。

    1.5 治疗:本组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短时间加用抗癫痫药物,结果9例死亡,余均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控制或缓解。对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用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后, 23例随访3~5年,其中15例控制, 6例停药后复发,服药后癫痫发作又控制, 8例发作减少。

    2 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2.7%~17%[1], Katila等报道脑卒中后癫痫总发生率17%,不同脑卒中ICH、IBI和SAH后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5%、14%和35%[2], Olsen等报道ICH和IBI后癫痫发生率为9%[3]。Kilpatrick等对1000例各类脑卒中患者进行统计,癫痫发生率为4.4%。本组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4.48%,说明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60岁以上老人新发生癫痫的主要病因。

    目前一般认为,脑卒中后2周内出现的癫痫发作称为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脑卒中2周后出现的癫痫发作称为脑卒中迟发性癫痫发作。早期癫痫发作的机理可能为(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使神经膜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出现过度除极化而引起癫痫; (2)脑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管痉挛,神经元缺血缺氧而致痫性放电; (3)较大的畸形血管盗血而使临近脑组织缺血缺氧,或病变直接刺激局部神经元引起癫痫发作;(4)脑水肿后急性颅内压增高影响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引起痫性放电;(5)脑卒中后,由于应激反应,使体内有关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引起异常放电; (6)脑卒中后,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破坏,诱发痫性放电[2,4]。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及时合理地控制脑水肿、纠正水盐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是对预防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环节。脑卒中后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的应用,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控制。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控制,有的亦可自动缓解,故无须继续应用抗癫痫药物。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由于中风囊的机械刺激等诱发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故应坚持抗癫痫方案治疗。

    参考文献

    [1] Sudha RG, Mohammad HN, Elias D, et al. Postinfarction seizures:A clinical study. Stroke,1988,19:1477

    [2] Kotila M, Waltimo O. Epilepsy after stroke.Epilepsy,1992,33:4953Olsen TS, Hgenhaven H, Thage O. Epilepsy after stroke.Neurology,1987,37:1209, http://www.100md.com(文 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发作性疾病 > 癫痫(羊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