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10
编号:13775020
产后出血量与血清钙浓度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010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149-01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量和血清钙浓度的关系。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足月顺产初产妇 167例,均为单胎头位生产,将其分为血钙正常组和低血钙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结果:低血钙组和血钙正常组在产后出血量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时母体血清浓度与产后出血量有关,孕产妇有必要补充钙剂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血清钙;产后出血量

    胎儿娩出后 2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400ml 或 24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ml 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宫缩乏力则是引发产后出血的最大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保护母婴的安全,本文选取我院167例产妇,进行血清钙浓度与产后 2 h出血量的关系进行了总结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2008年 1月至 2008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农村单胎头位足月顺产初产妇(排除合并高血压、 肝病、 血液系统疾病、 胎盘异常的病人) 155例,临产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钙,其中血清钙低于 2 mmol/l为低血钙组,共 31例,高于 2mmol/l为血钙正常组,共 124例,两组的平均年龄、体重、 宫高、 腹围、 孕周、 新生儿体重、 宫缩剂的使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5)。

    1.2 方法

    1.2.1 血清钙浓度的测定:产妇临产前抽取静脉血 3 ml,采用日本产 OLY MPUS -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2.2 产后出血量的测定:按容积法及称重法准确测量和记录产后 2 h出血量。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低血钙组产程时间与血钙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低血钙组产后出血量与血钙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产妇处于低钙状态,妊娠晚期尤其明显,其原因是妊娠期胎儿发育需钙量增加,而孕期母体血容量增加,使血钙相对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使尿钙排出增多,同时雌激素可抑制母体对钙的吸收,妊娠晚期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孕期补充钙剂以提供母婴需要是很有必要的。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一直居前两位,以宫缩乏力的危害最大,所以,加强子宫收缩是减少产后出血量的重要方法。子宫收缩时将子宫肌层血管和血窦如绳索状结扎止血,有人称之为“生物学结扎”。宫缩的基本物质为收缩蛋白、ATP、 TP酶、 钙离子。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调节通路以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上升为起点,当钙浓度降低时,细胞内外钙通道不能开启,细肌原微丝的原凝蛋白掩盖着肌原微丝的肌纤维蛋白和肌凝蛋白的结合点,使之不能结合,从而造成宫缩乏力甚至产后出血。另外,从生理角度来看,在胎盘剥离时,部分组织激活物质在剥离局部进入血液内,使纤溶作用异常亢进,出血量增多。钙离子作为凝血因子 Ⅳ参与凝血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凝血过程不可缺少的因子[5],能促使胎盘床血窦关闭,促进血栓形成,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本实验中低血钙组较血钙正常组总产程明显延长,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就说明血钙低可影响子宫收缩,从而使产程延长、 产后出血量增加。因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口服钙剂,并监测血钙浓度,发现低血钙,及时纠正,尤其是在保健意识和营养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更要加强宣传、 监测、 孕期补钙,从而达到缩短产程、少产后出血、 保护母婴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 胡利霞,李彩霞,徐守宁,等.血清钙浓度与产后出血相关性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3] 梁娟, 王艳萍, 朱军. 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 百拇医药(孙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