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10
编号:13774979
手术病人的心理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01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109-01

    恐惧和焦虑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焦虑是对预期手术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因此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就十分必要。

    1 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我院手术患者中,多数是因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外伤和下腹手术,几年来通过观察,发现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有以下几种。

    1.1 紧张心理。在手术过程中,有的患者心理比较脆弱,多数病人缺乏医学知识,特别是不了解手术有关问题,如通过手术治疗,伤口能否愈合,预后如何,顾虑重重;担心手术时发生意外引起后遗症,也不知手术麻醉将会发生怎样情况,导致怎样的后果;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责任心等因而产生精神紧张,在这样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能导致血压上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1.2 恐惧心理。在众多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法了解甚少,尤其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适应能力差而产生恐惧感,而导致全身发抖,不能很好地配合,从而延长手术时间。

    1.3 疼痛心理。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安。处于不同情况的病人,对疼痛的内心变化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正处于痛苦不安极端矛盾的精神状态,那么他突然受到哪怕是小小的疼痛刺激就会焦虑不安,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2 病人的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患者施以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充分认识手术特殊性,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提高手术效果。

    2.1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护士要热情积极地接待,主动诚恳地向他们介绍手术室规章制度和讲述手术知识,让患者认清手术的必要性。给病人予以正确、耐心、细致的指导,使其正确对待手术过程的不适,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分散其注意力,以用拉家常找暗示方法消除紧张心理。皮肤消毒前应适应遮盖患者身体暴露部位,以减轻患者的不安。

    2.2 医护人员之间的语言应该谨慎,对清醒病人及处于诱导期的全麻病人不要谈论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手术遇到困难或意外不要高声喊叫,手术顺利时不应随意谈天,护士应随时安慰和鼓励病人,并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使患者因感到医生在全神贯注的手术和随时能得到医护人员关怀而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

    2.3 以优质护理取得患者信赖。洗手护士应做到稳、准、轻、快熟练地配合手术,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患者的痛苦,手术结束后给病人很好包扎,并安慰患者,告诉他的病灶已切除,可以把切除的病灶给他看,使患者安心返回病房。

    3 体会与总结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护理不再局限于与手术台上医护人员的配合与操作,病人的心理护理也相当重要。因为手术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患者极易产生紧张、想逃避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语言和具体行为,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认真的,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有效康复,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 百拇医药(周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