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6
编号:13777935
针灸实验教学设备的研制与教学改革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6
仪器研制,实验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85-02

    作者简介:王频(1964-),男,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作用机理及手法规范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现状,联系本单位教学实际,提出了以自制针灸实验教学必要仪器设备为主带动传统针灸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研制出穴位低电阻探测仪、灸法参数测定仪等设备,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将针灸的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专业拓展和改革,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全院开放,以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供全院学生选择,并尝试进行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仪器研制;实验针灸;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使中医针灸学,尽管其理论的传统性,但有些认识观念、技能技巧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足够的验证性实验和反复的练习性实验,将会真正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目前,针灸教学中《针法灸法学》和《针灸学》中的针刺手法和艾灸方法等的教学活动尽管也配了一定数量的训练性实验学时,但都是一些靠学生对书本理论理解的主观性操作实验,缺少客观的显示和评价手段,结果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也与我们中医现代化、手法标准化等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充实实验内容,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在针灸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祖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疾病认识、治疗手段、药物运用、理论发掘等方面的独特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表现为观念认识、技能技巧的特征极具主观性,如脉诊方法、针刺手法、艾灸方法、推拿手法等,人们为了探寻其奥妙,运用现代生物学、电子学、工程学手段设计研究出了相关的检测仪器,力图用客观的数据来揭示、分析、描述、记录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