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导刊》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88662
675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普丽芬 孙 卉 肖力屏 朱永福 普洁雁
第1页

    参见附件(1896KB,3页)。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3-0014-03

    【摘 要】目的 通过对675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分析,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及效果。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心肺复苏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 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男性和女性分别占71.1%和28.9%,55~64岁、65~74岁、75~84岁为三个高发年龄组段;既往史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分别占43.0%、13.0%和9.0%;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以内科疾病和外伤为主,分别占64.4%和10.4%;到达现场时心电图以心电静止和室上性心律为主,占79.9%和7.1%;现场救治气管插管率77.2%,使用简易呼吸机率90.7%,胸外心脏按压率100%,现场除颤率9.6%。复苏成功率5.5%,复苏有效率1.0%,成活出院率0.3%。结论 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主要是病人的年龄、病因和心肺复苏操作的起始时间,而心肺复苏的操作应规范,评判心肺复苏有效和成功的标准应统一。

    【关键词】院前心肺复苏 情况分析

    心肺复苏是急救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成功率是衡量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家认为我国院内复苏成功率15%~25%,而院外复苏成功率<5%[1]。但专家对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和判断标准意见不一致[2-3],导致心肺复苏有效与成功率难于横向比较。本文对云南省急救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675例心肺复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其他专家以Utstein模式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有效性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云南省急救中心主要负责昆明市区范围内的日常急救工作,2009年急救反应间期(呼救时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平均14分钟,急救半径8.6公里,全年出诊总量为53380人次,其中心肺复苏病例675例、占出诊量的1.26%。

    1.2 方法

    1.2.1 复苏操作流程 ①立即开放气道;②无呼吸,立即人工通气(呼吸机面罩给氧、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给氧、放置喉罩后呼吸机给氧、环甲膜穿刺后呼吸机给氧、气囊通气),成人每分钟12次,儿童/婴儿每分钟20次;③无心跳,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徒手、心脏泵),每分钟100次;④室颤,立即除颤(单相波360 J,双相波120~200J);⑤建立周围静脉(肘前或颈外静脉)通道,首选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其他复苏药物根据情况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9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