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68248
张运:多普勒超声王国的追梦人(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健康必读》 2010年第2期
     1985年12月,张运如期回国。犹如普罗米修斯带来火种,他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学提高班,来自全国各大医院50多名医生接受培训,后来又先后举办了五期。经过培训的这批医生,很快把这一高科技技术带向全国,使我国心脏病诊断技术迎来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而他在提高班讲义基础上完成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学》一书,已成为涉足这一领域的必读教材。

    1994年,张运获邀赴美主持超声心动图学论坛全球卫星转播学术会议,该论坛每年邀请超声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对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和答疑,张运的影响,扩大到国际学术界。

    拼搏:

    超声心动图学领域的开拓者

    多年的殚精竭虑、奋力拼搏,使张运在超声心动图学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血流速度、压力阶差和心内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多普勒定量诊断扩展到多种心脏病,使大多数心脏病患者避免了创伤性的心导管血流动力学检查;系统建立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操作技术、标准切面和诊断方法,并将此技术用于介入性治疗和心脏手术的引导和监测;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多平面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和三维彩色室壁动态技术。建立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学,参与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个《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揭示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系列新方法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在国际上首次联合应用血管再生因子和动脉再生因子,成功地建立了缺血心肌的功能性血管网络,实现了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建立了定量评价心肌血流量跨壁梯度的新技术,提高了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和数学模型,阐明了斑块易损和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临床预测斑块易损和破裂的新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易损斑块预防和治疗的多个新靶点,在实验动物中应用基因和药物治疗成功地降低了斑块破裂的发生率。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 http://www.100md.com
    张运的一系列成果给无数心脏病患者来福音,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成为该领域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先后主持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1999年、2001年和2003年他3次代表中国分别赴美国和香港主持超声心动图学论坛全球卫星转播学术会议并发表电视讲座,成为进入美国主会场的第一位中国专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奖励。他所在的心内科,被评为山东省和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在全国居领先水平。他与同事和学生们的科研成果屡屡获奖,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3项,被人们称为“获奖专业户”。

    鉴于他的杰出成就,2001年12月,张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3月29日,作为新当选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他又赴美参加第58届美国心脏病学院举行的庆祝仪式,这被称为世界心脏病学界的最高荣誉。
, 百拇医药
    超越:

    以往的成就是新冲刺的起点

    张运说:“科研有时是很漫长的积累过程,很多成果的背后都是十多年的努力。”对有些人来说,成就会成为一种束缚。而对张运来说,那只是新冲刺的起点。

    人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实际上是由于支配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病因仍不完全明了,但已知40%~50%的因素来自先天的基因异常,50%~60%来自后天的危险因素,如抽烟、空气污染、高血压、高血脂等;有一些因素我们不能改变,比如男性、年老,但还有很多是可干涉的。”张运说。

    但是,心血管疾病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喝酒、抽烟、吃肥肉,但活到八九十岁,因为他们血管壁像长江大堤一样坚固。张运课题组正在做的一个国家863项目,就是研究哪些人类的先天遗传基因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系。
, http://www.100md.com
    张运回顾:做了院士之后压力很大,因为目标高了,以前的工作主要与国内先进水平比,现在要和国际先进水平比。

    他们的研究涉及到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领域。在最近几年,成果陆续显现。比如生物搭桥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单一血管生长因子,大多只能生成结构和功能有缺陷的血管,这导致了多数临床试验的失败。张运等的研究通过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将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动脉生成因子联合应用,制成缓释剂,包埋于梗死区周围的心肌缺血部位,缺血区心肌出现了显著增多的成熟而有功能的侧支血管网络,心肌局部血流量和收缩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这项研究继续深入下去,有希望找到一种可持续、高效治疗人类心肌缺血病症的药物。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在心内科学研究领域的攀登中,张运的信条是:永远向前看,永远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

    真诚:

    幽默热情的良师益友
, 百拇医药
    2002年12月以来,张运先后受聘为厦门大学医学院和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深知自己肩头的重担:“医学领域里的未知数太多了,心内科学还有很多难以解开的密码,这不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面旗帜,近年来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梯队建设中去。

    如何才能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以迅速提升我们自己的水平,一直是张运思索的问题,他把这称为“攀几门好亲戚”。美国贝勒医学院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张运利用赴美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广泛联络。流利幽默的谈吐,真诚热情的性格,给美国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贝勒医学院副院长Major.Bradshaw教授一行,欣然接受来访邀请,并与山大签定了姊妹学校的合作协议意向书。张运还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邀请校友回访母校,使多年游学在外的校友感受到母校的召唤。

    母校的深情厚意在海外校友中激起巨大反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在加拿大、在整个北美,校友们互相联络传递信息,纷纷与母校取得联系。张运的手机号码对所有校友公开,不管什么时间,不管正在做什么,只要校友来电,总能听到张运热情的呼唤,赢得校友的高度信任,也得到校友的真诚回报。校友们从事的专业涉及各学科领域,有内科、外科、病理等等,他们纷纷与母校教师协商一起带研究生、共同申报课题、提供实验条件、通报科研信息等,成为学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张运也努力为他们争取长江学者、访问学者等机会,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令他们非常感激。张运感慨的说:“稍微做点工作,校友们就会涌泉相报。”
, http://www.100md.com
    如何营造一个大平台,使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彼此促进,使多门学科交叉融合,是张运着力运作的又一重要工作。经过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张运所在的实验室2004年、2005年,分别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中重点实验室,并作为“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由教育部批准建立心血管基因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现在,他们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全科医师人人都有课题,多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获得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称号。目前,大家人心思上,干得热火朝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他的学生中,已有好几位拿到国家和省级科技奖,他带的两名博士后,一名是学数学力学的,一名是学纳米影像的,他成为全国少有的指导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他解释说,用数学力学来研究血流的压力,看看纳米技术对心血管有什么作用,这是他心内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启动点。作为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张运已经先后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80余人。, http://www.100md.com(吴 雨)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