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51403
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与动机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中国性科学》2016年第9期
     一些精神病理状况被认为是在“渴求”系统中多巴胺的过度释放和(或)对多巴胺的感受性增强所致,这种异常的刺激状态被称作刺激敏化(incentive sensitization),比如物质滥用、精神病和帕金森综合征[10-12]。物质滥用的患者,尽管药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觉越来越少,但是难以抵抗的对药物的渴求还是非常强烈[13]。然而,健康的人也可能对一些特定的刺激有不相称的感受性,比如蜘蛛、蛇、密闭的空间等等。已有的西方面孔心理学研究结果暗示[14],美丽的面孔对于人类而言也是一种带有奖赏性质的“突出刺激”。

    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以面孔作为奖赏物,喜欢(liking)和渴求(wanting)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的是比较成熟的面孔实验范式。这一范式于2001年首先由Aharon[14]及他的团队使用,后Wilson[15]、Elman[16]等研究团队均使用此范式。此范式中,被试要求完成两项任务:(1)评分任务,即被试需要为出现在屏幕上的面孔,根据吸引力评分;(2)按键任务,即被试可以通过按不同的键,以决定增加或者减少观看每个面孔的时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