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964937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古代房中文化的文学解读(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中国性科学》2016年第6期
     [摘要]唐代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是我国历史上一篇珍贵的性学文献,它以大胆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形形色色的性现象,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古代传统思想尤其是阴阳哲学思想,以及丰富性理论著作是该赋作产生的历史渊源,而唐代社会开放的风气则是此类作品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说该赋实际上是对古代历史与社会性文化的文学表现与解读。

    [关键词]《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房中文化;文学

    [中图分类号]C09 [文献标志码]A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以下简称《大乐赋》不见于已有的文献记载,也不见于史志目录,只有残缺的手抄孤本保存在甘肃敦煌鸣沙山藏经洞中,最早见于清代叶德辉所刊丛书中。作者白行简,是白居易的弟弟,字知退,唐代著名文学家。这篇弥足珍贵的辞赋体性学文献以浓郁艳丽的笔调描绘了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性现象,可惜此赋仅剩残卷,实为遗憾。该赋的出现是基于古代丰富性文化的基础之上,其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古代性哲学、性理论、性文化的诸多方面。

    1 古老阴阳哲学的体现

    魏勒在《性崇拜》一书中说:“古人从经验中得知性的事实,性既是一种很神秘的事物,也是对生殖和生命以及种类的存在最现成的解释。”对性的认识是人类文化的起源,而农业社会的先民们,更直观地从土地中感受到自然孕育生命的神秘,所以“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