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6735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性科学》2016年第4期
     【Key words】Endometriosis; Body mass index; IVF cycle; ICSI cycle

    【中图分类号】R711.6【文献标志码】A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因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导致的疾病,在妇科极为常见。该病的发病机理说法众多,但目前接受较为普遍的是种植学说,即子宫内膜碎片经输卵管进入盆腔,并在盆腔脏器表面增殖形成病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月经异常、痛经、性交痛、膀胱刺激征和不孕症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着较大影响[1]。有研究[2]指出,EMS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但关于其是否会影响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报道较少。为探讨BMI和采用IVF或ICSI治疗的EMS患者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1例采用ICSI或IVF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1例采用ICSI或IVF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11例IVF/ICSI,227例IVF,3例ICSI。将241例患者按是否为EMS患者及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重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53例,年龄26~41岁,平均(31.87±3.69)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