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524912
朱琪(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阳慧
第1页

    参见附件(5456KB,4页)。

     【摘要】朱琪,1935年生,原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历任行为教育、疾病预防、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研究室主任。1980年代后期,因致力于艾滋病预防教育而进入性学研究领域,着重性道德教育研究。曾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性科学》杂志主编、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等。现任北大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关键词】青少年性道德教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统性道德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D826.2【文献标志码】A

    朱琪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湖州地处苏州与杭州之间的中心地域,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祖父执教私塾,晚年遁入空门在灵隐寺为僧。父亲1917年毕业于我国第一所西医高等学府杭州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母亲毕业于浙江省吴兴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抗战期间,父亲赴抗日前线任军医,母亲为在游击区念书的兄姐送寒衣时,路遇清乡扫荡的日军追逐,脱身后得急病去世。家破人亡的朱琪当时年仅8岁,由曾在普陀山受戒的居士,当时孤身一人在湖州的年迈外婆抚养。苦难的血泪童年,国恨家仇,《毋忘国耻》一文反映出潜藏在他心底深处的爱国主义情结(《中国性科学》2004年第13卷第2期)。受家庭影响,子承父业,1956年从人才辈出的嘉兴一中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原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为当年浙江省考入北医的两名学生之一。

    1敢于质疑,戴上“右派”帽子

    入学不到一年,由于在大鸣大放时张贴班干部选举不民主的大字报,以及对当时中苏论战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被打成“右派”。虽在校时就摘去“右派”帽子,但是摘帽“右派”受到的政治压力依然极为沉重。

    大学毕业后,被临时安置在北京市第二医院内科受考察。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因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能独挡一面,一年实习期才过半就获得处方权,开始独立值急症班。工作10个月后,结束考察正式分配到远郊延庆县医院。不出一年时间,他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就使他成为延庆有名的医生。但是摘帽“右派”逃不过文革斗批改的劫难,朱琪经斗争、批判和劳动后被逐出县医院。原本要下放到离县城100多里的深山区千家店改造,只因县医院缺少技术骨干,实在离不开他,后来改为去离县城不到10里路的高庙屯公社,以便有急需时可随时召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56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