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114440
同性恋的历史及其伦理法律嬗变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1年第4期
     所辑《太平御览》引《逸周书》,其中有“美男破产.美女破居”之说,这里的美男与美女相提并论,这又是说的同性恋。《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的是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诗经》中的《郑风·子衿》有些学者考证为两男相悦之词,原诗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此外《诗经》中《山有扶苏》,《狡童》,《褰裳》,《扬之水》等篇中有“狡童”,“狂童”,“狂且”,“恣行”,“维予二人”之类词句,可能都与同性恋有关。

    先秦至汉国君的同性恋行为不绝于史。文献中同性恋的例子很多。后来“分桃而食”、“龙阳之好”、“断袖之癖”,成了有同性恋隐语性质的成语。

    “分桃而食”讲卫灵公和美男子弥子瑕的同性恋关系。见于《韩非子·说难》和刘向的《说苑》。美男子弥子瑕受卫灵公宠爱。卫国当时有一条规矩,私自偷用国君御用马车者,罚砍去双脚。一次弥之瑕听说母亲得急病,竟擅自动用御用马车急驰回家探视母病。卫灵公听说此事,非但没有丝毫责怪之意,反夸弥之瑕有孝心,为了尽孝,竟忘了自己犯了砍脚之罪。又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去果园游乐。弥子瑕尝了一只鲜桃,觉得味道很好,就把剩下的半只给卫灵公尝。臣下对国君如此是很不礼貌的。可灵卫公非但没有怪罪弥子瑕的失礼,反而称赞喜欢自己,是情之所至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