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1990475
论白领老人的再婚问题(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12期
     【摘 要】 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白领男性老人的再婚,有几种基本模式。由于历史、现实和心理等原因,相对男性老人来说,女性老人的再婚,显得更加困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老龄事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白领老人; 再婚; 再婚模式; 老龄事业

    Remarriage issue of white-collar elders

    WANG Minghui,ZHAO Zhenji

    Normal School,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Remarriage of white-collar elders is an issue worthy of discussion and solution. There are several basic models for the remarriage of white-collar male elders. Owing to historic, realistic and psychological reasons, remarriage for female elders seems to be even more difficult. With the rapid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cause for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White-collar elders; Remarriage; Remarriage model; Cause for the aging population

    白领老人,笔者指的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和相当于此的公务员中的离退休人员。其中的男性,在丧偶或离异后,都欲再婚。如某学校近几年来,丧偶的八名男性都有求偶的行动,并有七人已经再婚。同样情况的十三位女性,只有一位因遇旧时知己才得再婚,其余十二位,均在独身状态。许多行政及事业单位,情况大体如此。

    同是白领老人,在再婚问题上,男与女差别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古人云:“少年夫妻老来伴”,今人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朴素直率的话语告诉我们,男婚女嫁,结为夫妻,从少到老,都应成双,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男女白领老人,有不少条件是相同的:第一,他们学历学识较高,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没有必要牺牲个人幸福,那么丧偶之后何必寂寞孤苦地当和尚当尼姑呢?就这个道理讲,老人们大多都应有再婚意愿。第二,他们的子女一般都有不错的工作,没有什么经济负担,而自己有稳定不菲的退休工资,有较宽敞的住房,具备再婚的家庭环境和物质条件。第三,他们的子女一般都通明事理,支持老人再婚。这些共同条件,使老年白领男女,都有再婚的可能性。只要有合理诉求,只要有真心追求,只要有平静安详的心态,他们再婚都可以成功,取得如同年轻时代的幸福感和归宿感。
, 百拇医药
    然而,现实生活中,老年白领男女,他们的再婚与否,状况大不相同。由于男性寿命普遍短于女性,加上夫妻年龄夫大于妻,所以世界上的鳏夫少而寡妇多。老年鳏夫们敢于追求幸福;而寡妇们却似乎不敢越雷池一步,守在家里,当子孙尊敬的老祖母和老外婆。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但男的可以谈情说爱,寻找迟来的爱,再婚,有着迷人的黄昏之恋;女人则打打麻将,跳跳扇子舞了。

    考察其原因,颇有男女之别。第一,男性老人勇于将意愿化为行动,而女性老人缺乏这方面勇气。大约是传统礼教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太大,虽然从理论上讲已经没有女性老人相信从一而终的古训,相信这几千年前的老话,但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存在。

    第二,承受婚姻风险的刚性上,男性老人不惧怕婚变,离了可以再结,结了可以再离,以感情投合为依归,很少考虑其他因素;而女性老人一般经不起婚变的折腾和打击,同时也很在乎亲友邻里以及社会的相关态度和评价。再婚后,如果起风波,就如同晴天霹雳,不知如何是好。
, http://www.100md.com
    第三,择偶空间上,男性老人可以在年龄学识地位财富等方面,眼光向下,具有比较广阔的选择范围,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而女性老人特别是老年知识女性,希望对方品位学识地位等在自己之上,同时又不大可能找比自己年轻的男性,所以,择偶空间大为缩水。这一方面又是传统婚姻模式的男高女低定势(年龄学识财富地位甚至学历等),束缚着女性老人的思想和手脚,另一方面年轻男性也大多不愿找比自己年龄大地位高的女性为伴,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

    第四,走出旧婚姻旧感情的速度和程度上,男性老人也明显强于女性老人。古代男性文人,有不少悼念亡妻的诗文,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是千古绝唱,感人至深,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后来的娶妻纳妾。现代许多男性名人,多次婚姻,而女性名人实际上多从一而终。我校好多位女教师,50多岁就失去丈夫,却安于孀居,或含饴弄孙,或寄情书画,或坐麻将馆,或爬花果山(学校后山)。

    第五,生理上,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性功能急速衰退,退休后更是性欲淡然;而男子性功能衰退缓慢,许多男性老人六七十岁甚至八十高龄,还颇为阳刚,而心理年龄衰老更慢,有的甚至与生命相始终。歌德的高龄追少女,袁枚的夕阳映桃花,是文学史上的美丽故事。而蜚声海内外的文豪梁实秋先生,70多岁时与30多岁的影视明星韩菁清女士相恋;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先生,82岁高龄时与28岁的翁帆硕士结婚,更是现代忘年恋的动人佳话。
, http://www.100md.com
    当然,这是名家的例子,而一般的白领男性老人,也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再婚的成功率和幸福指数非常高。他们的择偶空间广阔,退休女教师、下岗女工、农村妇女、民营经济从业女士,等等,都在选择范围。她们不大计较年龄差距,收入多寡,只要男方为人善良,经济稳定,而白领男性老人较为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正合其意。她们可以获得人格的尊重,生活的保障,夫妻生活也无大碍,而男方也可以得到细心关照,感受相对年轻妻子的柔情与温馨,互相尊重体贴,以诚相待,皆大欢喜,重新享受婚姻的甘露,共建美好的家庭。

    白领男性老人的再婚模式,时下有这样几种:

    第一种,登记式。相认相爱,登记结婚。这是相当合法的形式,成功的例子很多。但如果进行得太快,也有失败的。我校一个退休老师,经人介绍,与外县一位在职女教师相识,不到半个月,就登记结婚,终因各有家庭之累,谁也不肯去对方那里生活,只得离婚。还有一位老人,与年未四十的无业女子闪电登记结婚,很快闹得不可开交,只好宣布拜拜。
, http://www.100md.com
    第二种,试婚式。相识之后,不急着登记结婚,先像年轻人谈恋爱一样,花前月下,你来我去,坦诚沟通,言所欲言,几个月下来,感情升华,双宿双飞,于是有白头之约,这才一起去登记,办上合法手续。我校一位老教师,与一位四十几岁的丧偶女教师,就是这样结合的,感情很好,夕阳桃花,令人称羡。

    第三种,同居式。只是同居,不结婚。今年来,老人再婚中的此种模式,有增加趋势。看起来不合法,但它避免了再婚带来的财产纠葛,比较适合半路夫妻各有积蓄也各有开销的特点,免去了双方家庭特别是老人的烦恼。这看来利大于弊。

    第四种,保姆式。鉴于半路夫妻麻烦较多的问题,有的家庭,子女给老父亲请一个四五十岁的单身女子作保姆,并商定:如果双方愿意,该女子可以给老人“暖被”,另外加酬金。这种模式,听起来惊世骇俗,但它的好处是老人得到全面的照顾,女方也可以视老人的健康和感情状况,任意去留,彼此没有婚姻状况下的种种义务约束。这也是可取的再婚形式。

    共2页, 百拇医药(王明辉 赵正基)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