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964864
中西医结合诊断肝肾虚损肝气郁结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诊断肝肾虚损肝气郁结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和临床诊治。方法:选择在我院男科治疗的168例肝肾虚损、肝气郁结所致阴茎勃起无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7~10天,勃起力量比前增强;10~20天,勃起有力;20~40天,恢复正常健康的性生活。

    【关键词】 男性; 勃起障碍; 肝肾虚损; 肝气郁结; 诊治

    Treatment on male erectile dysfunction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YANG Linhai

    Xingtai Union Hospital, Xingtai 0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causes of and treatment on male erectile dysfunction. Methods: One-hundred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from the and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receive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erectile strength became improved after 7-10 days of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power after 10-20 days; and became normal and healthy after 20-40 days.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Male; Erectile dysfunction; Weakness in liver and kidney; Treatment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有多种原因多种类型,如何有效治疗,一直是困扰男科、泌尿科、内分泌科大夫的难题。为了帮助更多这类患者恢复功能,重燃生活信心,我科自2009年10月1日~2010年6月8日,共收治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516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认为属于肝肾虚损、肝气郁结这种类型勃起障碍患者168例,同时对其病因、诊断、治疗及愈后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8例患者均来自临床病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已婚126例,未婚有性经历31例,未婚无性经历11例;行政人员66例,经商72例,体力劳动和其他共30例;经过正规治疗无效或反复77例,不规则治疗65例,未治疗26例。
, 百拇医药
    1.2 病因分析

    (1)夫妻生活过频,耗精过度,劳精伤神。事后不及时到大型专科医院进行准确有效治疗,而是自购补肾壮阳药服用,用药时效果尚好,停药即无效53例。(2)手淫造成身体虚弱,不便向家人叙述病情,自己又不明病因,到小诊所求治,隐瞒病情;诊所受条件和临床经验限制,误诊为一般性尿道感染,治疗中加重病情21例。(3)性伙伴多,追求感官刺激,导致阴茎海绵体受伤造成阴茎供血不足,临床反复治疗无效30例。(4)不注意个人卫生,或包皮过长等,引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初发不重视,随便购药或在小诊所就近诊治延误病情,出现严重并发症38例。(5)强化性能力,乱服壮阳药或壮阳药酒,造成功能紊乱,阴阳失去平衡,而致勃起无力或性交疼痛26例。

    1.3 诊断方法

    西医诊断方法:①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阴茎血流量,平均脉冲曲线PFI<6,提示阴茎血流正常;若PFI>6,则血管造影将会显示出阴茎供血不足。②徐州三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产SW-3600系列男性性功能检测仪,3分钟负压治疗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充分。③实验室血清内分泌性激素检查:FSH:U/L3;LH:U/L5;PRL:ng/ml0;T:ng/ml3.2;均低于上述数字;同时血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也有于帮助检查诊断。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辨证:①主证:勃起无力、胸闷不舒、头晕、腰膝酸软、尿频、尿后余沥、自汗、口苦、咽干或咽中异物感、耳鸣。②次证:失眠、多梦、郁郁不乐、喜叹息、胸肋胀满、阴囊潮湿、遗尿、尿失禁、夜尿多、神疲、五心烦热、肢寒畏冷、消瘦、遗精等。③脉象:脉沉或脉弦或脉滑。④舌象:舌质偏暗或正常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⑤主证2项或2项以上,次证3项以上,即可确诊。

    1.4 治疗方法

    治疗应以中医为主,疏肝解郁、滋阴补肾、调和脏腑,畅通气机、平衡阴阳,司个别病例进行清热、除湿、起痿。方用“逍遥散加四逆散,加香附、陈皮、川芎、熟地、紫梢花、白蒺藜”。用药10剂后,患者疲劳、腰酸、肋胀痛减轻,勃起可。原方调整:加枸杞、女贞子、生地、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除川芎、生姜、熟地,服用10剂,头晕、耳鸣消失,勃起力量增强,患者失眠缓解。若睡眠易醒、气短、疲劳加重,则在上方基础上调整,加黄芪、桑椹、枸杞、茯神、黄精、酸枣仁,除川楝子、青皮、再服10剂。若功能恢复,症状基本消失,则上方不变跟进,巩固服用一周;如郁久化热,口干目赤,大便干结,可加丹皮、栀子、玉竹、生地;如病程过长虚久伤肾,可加巴戟天、仙灵脾、熟地、首乌等。
, 百拇医药
    方中药物分析:柴胡、枳实、薄荷,疏肝解郁;当归、熟地、白药,养肝柔肝,滋阴补血;炙甘草,缓肝之急,调和诸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栀子、木通,清热利湿;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通利水道;白蒺藜,入肝肾经,通阳气;枸杞、桑椹、黄精,填精补血,入肝肾;紫梢花,疏通肝经、畅通阳道;川楝子、青皮、陈皮,行气止痛,调理肝气;黄芪,补气健脾,增强免疫力;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女贞子,乌须明目,补益肝肾;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安神、清热利湿、滋阴补肾、解郁起痿之功。

    在用中药的同时,给予患者维生素类药及物理治疗:①VC、复合VB、谷维素,每天3次,每次2片;VE每天3次,每次1粒,共10~20天;增强免疫力,调节植物神经和营养神经,增强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性,帮助性神经恢复功能。②每天20分钟的性功能康复治疗,共7~10天。通过局部的刺激,使阴经血流增加,组织修复能力增强,功能恢复时间加快。③合并POS的患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准确进行抗菌消炎,同步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比例应大于西药,这样有利于畅通腺管,加速腺体恢复。
, 百拇医药
    1.5 治疗结果

    168例患者分为3个组,1组42名,20岁~30岁;2组100名,31岁~50岁;3组26名,51岁~65岁。3组对比:1组42名,年龄轻,疗程短,恢复快,平均治疗14天,无反复;2组100人,年龄稍大,平均治疗时间25天,其中10例治疗40天,效果不佳;3组26人,年龄大,平均治疗35天~40天,其中反复10例,疗效不佳7例。通过7~40天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治愈率达到了83%。见表1、表2、表3。

    1.6 讨 论

    阳痿,临床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简称ED[1]。明代《慎摘遗书》见阳痿病名[2]。阳痿古代人称“阳痿”,“阳萎”,“阴气不用”等。目前“阳痿”与“阳萎”病名通用。现阶段临床一线大夫,只要遇见这类患者,即大量使用“壮阳类药品”,致使病情加重[3]。《阳痿论》重视辨证,以虚实论阳痿,反对滥用燥烈温补。这说明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不同病机,应不同治法的临床辨证方法,或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在临床诊治中,我科注重辨证定位,虚实论治。
, http://www.100md.com
    为什么肝肾亏虚,肝气郁结,会导致阳痿?祖国医学认为[4],肾主生长生殖、藏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阴阳之根”,是相火发生的根源,是启动人类性欲及宗筋勃起的原动力[5]。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经络学指出:“肝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阳明与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与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清晰指明阴茎需肾气肝血肝气滋养,方能保持正常健康功能,保证勃起坚挺。如“情志不遂,所欲不得,焦急过甚,或纵欲过度,耗精伤肾,或郁怒不伸”;长久的压抑、郁闷、不开心、劳心劳神劳力,都会造成肝肾不足、气虚血虚,肝气郁结;使肾之温煦推动作用减弱,肾气不足,肾阴虚损,造成肾精匮乏,阴阳失衡,彼此不能互根、生发,从而肾损及肝,使肝之疏泄功能受损;肝体用阳,抑郁则气逆,气逆则走窜不定,气则不能通达前阴,出现散气、气滞,使肝气肾气运行失畅,从而使肾气肝血不能灌注阴茎,不能滋养经筋,故影响阴茎血流,而致勃起无力。因为肝血在肾气、肝气的疏导下是阴茎快速有力勃起的物质基础,所以只有在肾气充盈,肝血旺盛,肝气通畅,温煦经筋,运转全身的情况下,阴茎才能保持旺盛精力,勃起才能保持坚挺持久。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王琦.男科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20-322.

    2、3 广州中医药大学编委会.中医诊断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89-291.

    4 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7.

    5 陈志强,江海身主编.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1.

    [收稿日期:2010-06-29], http://www.100md.com(杨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