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34623
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矫治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7期
     【摘 要】 日趋严重的青少年性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矫治性犯罪青少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就青少年性犯罪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主体外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针对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关的矫治对策,主要是加强法制和性教育,开展心理矫治和社会帮教。

    【关键词】 青少年性犯罪; 原因; 矫治

    性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性犯罪指一切受法律、道德、风尚、习惯等社会规范所禁止、谴责和惩罚的性行为。狭义的性犯罪是指与性欲的满足和性行为的进行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笔者主要是从广义的角度研究性犯罪问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性犯罪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已经占到总犯罪量的70%,其中30%以上是性犯罪[1]。青少年性犯罪主体大多数是在校的学生;犯罪行为十分恶劣,强奸杀人、轮奸、奸淫幼女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高度重视青少年性犯罪问题,析其特点、究其原因、立其矫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青少年性犯罪的现状分析

    近年,在青少年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中,青少年性犯罪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由性犯罪而引发的受害者心理失常、轻生自杀、报复杀人、家庭破裂等问题,更是数不胜数。青少年性犯罪主要呈以下特点。

    1.1犯罪年龄低龄化

    青少年性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他们对性的了解、接触、尝试以及性的违法犯罪都呈现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的势头。2004年发生在浙江地区的青少年性犯罪中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达81人,占全部青少年性犯罪的47.4% ,2005年上半年达98人,上升至56%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