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36584
32例DAZ基因缺失表型效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6期
32例DAZ基因缺失表型效应分析

     [摘要]临床上筛选无明显诱因的精液异常男性不育患者,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例,在AzFa、b、c和d区域均匀选择缺失高发位点排除缺失,设100例正常男性与10例正常女性做对照,对DAZ1~4基因进行了缺失性研究;选择同时存在于DAZ1~4基因内部的STS位点8Y587,结合其PcR扩增产物中DraI酶切位点的差异判断DAZ1~4共缺失情况;经筛选分析得到32例DAZ共缺失患者,DAZ1~4共缺失及DAZ1/DAZ2共缺失分别为9例和23例,在无精症、少精症和畸精症中分别为22(6/16)例,为8(3/5)例,2(0/2)例,正常对照中未见缺失出现,Fisher’s精确概率法推算出P值为n 830:上述结果说明,DAZ基因缺失是引起男性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共缺失的部位及长度与表型的严重程度未见相关性。

    [关键词]精子缺乏基因;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突变

    精子缺乏因子(AzoospenTfia Factor,AZF)位于Y染色体长臂Yq11.23,其不同区段缺失与男性生精缺陷关系等已经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而精子缺乏基因(delered—in—Kzoospemi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6 字符